银烛散青烟,椒花落绮筵。
草堂应旧雨,客舍是新年。
未帖宜春胜,犹传守岁篇。
西斋话凉月,刚后两回圆。
元日书事
银烛散青烟,椒花落绮筵。
草堂应旧雨,客舍是新年。
未帖宜春胜,犹传守岁篇。
西斋话凉月,刚后两回圆。
注释:
- 银烛散青烟:形容节日夜晚的灯光明亮,蜡烛燃烧,烟雾缭绕。
- 椒花落绮筵:指宴会上的装饰物,如椒花等,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 草堂应旧雨:指诗人的住所,因为曾经有人在这里居住过,所以称为“草堂”。
- 客舍是新年:指诗人现在所在的旅馆或客栈,因为是新年,所以环境也显得格外热闹。
- 未帖宜春胜:没有贴上春天的装饰品,因为还没有到春天。
- 犹传守岁篇:依然能听到关于守岁的歌曲或故事,意味着人们还在谈论守岁的习俗。
- 西斋话凉月:在西斋(书房)里,一边赏着明亮的月光。
- 刚后两回圆:刚刚过去的两个圆月,这里可能是指月亮的形状,也可能是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节期间的所见所感。首句“银烛散青烟”形象地描绘了节日夜晚的温馨气氛,蜡烛燃烧发出的光芒和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椒花落绮筵”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丽场景,各种装饰物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草堂应旧雨,客舍是新年”则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草堂”和“客舍”分别指的是诗人的住所和临时住宿的地方,通过对这两个地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不同场合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接下来的两句“未帖宜春胜,犹传守岁篇”则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氛围。虽然没有贴上春天的装饰品,但是仍然能听到有关守岁的歌曲和故事,这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最后两句“西斋话凉月,刚后两回圆”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通过描述在西斋(书房)中赏月的情景,以及“刚后两回圆”这一意象的使用,既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珍惜,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这首诗以节日为背景,通过对景物、情感和哲理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对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