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三江候早潮,方山谁道玉人遥。
烹鸡载酒情何限,倚马成诗思欲飘。
白雁声寒天际雨,丹枫影落渡头桥。
悬知此别相思地,春到梅枝雪未消。
【注释】
三江:长江、黄河、济水。棹(zhào):船桨,泛指舟楫。方山:即方壶山,在今江西贵溪县西,相传为仙人所居。
首两句未及成章而潮生解缆归矣后足首寄之:第一句“三江”是泛指,第二句是具体地点;潮生,潮水涌起;解缆,解开船缆准备离岸;首寄之,即寄诗。
一棹三江候早潮,方山谁道玉人遥。烹鸡载酒情何限,倚马成诗思欲飘。白雁声寒天际雨,丹枫影落渡头桥。悬知此别相思地,春到梅枝雪未消。
【译文】
我正乘着一叶小舟等候早来的潮水,才想起远方的方壶山,那玉女般的美人还远隔重霄吗?
煮着鸡肉,提着美酒,心情是多么欢畅,想到马上要离开,就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大雁一声声凄厉的长鸣,划破长空和天际的细雨,红彤彤的枫叶在渡头桥下映照出一片片美丽的倒影。
我知道这次分别之后就是漫长的相思之苦,春天来了,梅花树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
【赏析】
这是诗人离别陈德衡时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第一联写景,交代时间地点,并点明离别的原因。“三江”是泛指,既写出了自己乘坐的小舟,也表明与友人相别的地点是长江、黄河、济水汇合处的方壶山附近。“潮生”二字暗含离愁,因为作者与友人都是乘舟而行,所以一提“潮生”,就勾起了离愁别绪。“方山”是地名。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用它来代指好友,表示对朋友的敬慕之情。
第二联写离别时的情态和心情。“烹鸡载酒情何限”,描绘了一幅离别宴饮图。“烹”字写出了酒菜的丰盛,“载”字写出了菜肴的美味,“情何限”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倚马成诗思欲飘”,这一句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诗人骑马来到方壶山,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心中不禁产生强烈的思乡之情,以至于想要立即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第三联写别后的情景。大雁南飞,划过长空,传来了阵阵悲凉的雁鸣声,仿佛是在向诗人诉说着别离的痛苦。诗人抬头望去,只见天际的细雨纷纷扬扬地下着,仿佛也在为诗人送行。诗人站在渡头桥下,看着眼前美丽的红枫,想起了自己即将离去的好友。这些美丽的风景和人事,都让诗人感到十分伤感。
最后一联写离别后的相思之情。“相思地”,指的是与友人别离的地方。“春到梅枝雪未消”一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梅花已经盛开,但雪还没有融化,这正好说明了季节已到了春天,但是诗人仍然无法忘记与友人的分离之痛。这种相思之苦,让人心如刀割,难以自拔。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离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