嶰谷春已深,烟雨何冥冥。
萧然青琅玕,上有孤凤鸣。
清风不时来,忽闻环佩声。
细怀伶伦子,千载已遐征。
谁能截鸣律,吹向轩辕庭。
注释:
嶰(xiāo)谷:山谷。
何冥冥:多么阴暗啊。
萧然:萧条的样子。青琅玕(láng gān):青色的玉石,这里借指竹。
孤凤:独鸣的凤凰。
环佩声:环佩相碰发出的声音。伶伦子:古代传说中的乐官,相传为黄帝时的乐官。
遐征:远行。
吹向轩辕庭:指吹奏乐曲到黄帝的庭前。轩辕,黄帝的名号,代指黄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写一幅画上的竹子来抒发诗人的感慨。整首诗歌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追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第一句“嶰谷春已深”,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这里的嶰谷,可以理解为山谷中的春天,意味着春天已经深入到了山谷之中。这句诗以时间为线索,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春天的到来。
第二句“烟雨何冥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烟雨蒙蒙,使得整个山谷都显得朦胧不清,充满了诗意。这句诗不仅描述了景色,还传达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第三句“萧然青琅玕,上有孤凤鸣”,转而描绘了画面中的主体——竹子。这里用“萧然”来形容竹子的清幽、高洁,而“青琅玕”则形容竹子的颜色翠绿、晶莹剔透。同时,诗人还巧妙地描绘了一只孤独的凤凰在竹子上鸣叫,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最后两句“谁能截鸣律,吹向轩辕庭”,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继续吹奏那古老的乐曲,让它在黄帝的庭前回荡呢?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叹。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一幅画上的竹子,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