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马河边驿路长,蜚狐口外又斜阳。
春光已过六十日,不见花枝空断肠。
拒马河
河畔驿路长,蜚狐口外斜阳春光已过六十日,不见花枝空断肠
拒马河作
拒马河边驿路长,蜚狐口外又斜阳。
春光已过六十日,不见花枝空断肠。
【注释】
- 拒马河:位于中国北京附近,历史上著名的河流之一。
- 驿路长:形容道路漫长,路途遥远。
- 蜚狐口外:指代一个地理位置,可能是靠近边疆的地带。
- 斜阳:夕阳的余晖。
- 春光已过六十日:指春天已经过去很久。
- 花枝:此处可能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着生机和美丽。
- 空断肠:表示因为怀念或悲伤而感到内心空虚。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拒马河畔的风景和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首句“拒马河边驿路长”,开篇即点明了场景——在拒马河畔,一条漫长的驿路延伸至远方。这里的“长”字不仅描述了道路的长度,也隐喻了时间与距离带来的深远影响。接下来“蜚狐口外又斜阳”,诗人将视角转向更加偏远的地方,夕阳映照下的景象,给人以孤独和遥远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第三联,“春光已过六十日,不见花枝空断肠”,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之情。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流逝,但诗人却未能见到那些曾经让他心醉的花枝,这种失落和遗憾让他感到无比心痛。这里的“空断肠”不仅形容了诗人的心情,也暗示了他对美好时光无法再回的无力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一次对生命、时间和美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