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进阳刚,阳刚乃君子。
万事成于刚,刚德信可美。
浩然不挠屈,此气胡能尔。
所贵强哉矫,中立而不倚。
惟刚或太过,为猛为暴耳。
更复为强梁,岂但虐而已。
忿来不知惩,心火倏然起。
美德转为凶,其咎乃可訾。
此心常戒慎,刚柔自中理。
飘沙走石心,淀作澄潭水。
刚用孰为先,莫先于胜己。

这首诗是教子诗《教胄子四首》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描述“刚而无虐”的君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大易进阳刚,阳刚乃君子:在《周易》中,强调了阳刚之气的重要性。这里将“阳刚”比作君子的品质。
  2. 万事成于刚,刚德信可美:认为刚强是完成一切事务的基础,而刚强的品德是值得赞美的。
  3. 浩然不挠屈,此气胡能尔: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种气质是多么难得啊。
  4. 所贵强哉矫,中立而不倚:这里的关键是“强”,即坚强;同时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5. 惟刚或太过,为猛为暴耳:过度的刚强可能变成凶猛甚至粗暴。
  6. 更复为强梁,岂但虐而已:更甚的是,有时会变成横行霸道的人,这不仅仅是虐待他人。
  7. 忿来不知惩,心火倏然起:当愤怒来临时,如果没有受到应有的约束和惩罚,内心的怒火就会突然爆发。
  8. 美德转为凶,其咎乃可訾:原本美好的品质如果转变为凶狠,那么他的错误就会被人指责和批评。
  9. 此心常戒慎,刚柔自中理:始终保持警惕和谨慎的态度,这样才能使刚柔相结合,达到内在的和谐。
  10. 飘沙走石心,淀作澄潭水:就像沙石被风吹散,最终沉积成为清澈的水潭一样,人的心性也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宁静。
  11. 刚用孰为先,莫先于胜己:在运用刚强时,首要的是战胜自己,而不是盲目地使用刚强。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刚强的正面描绘和对过于刚强可能导致的问题的分析,传达了家庭教育中既要培养孩子的刚强品质,又要防止过度刚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修养的提升。

结语

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如何教育子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刚强与柔和并重的教育方法的追求。这样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