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船窗夜漏长,故人相见倒衣裳。
江湖有约尊前雨,岁月无情镜里霜。
玉树向谁依晚景,黄花何处采秋芳。
关河一隔三千里,归梦何时问建章。

【诗句】

  • 灯影船窗夜漏长,故人相见倒衣裳。
  • 江湖有约尊前雨,岁月无情镜里霜。
  • 玉树向谁依晚景,黄花何处采秋芳。
  • 关河一隔三千里,归梦何时问建章。

【译文】

  • 在灯光映衬下,船窗外的夜色漫长而深沉,久别的故友相逢,彼此都显得有些失态,甚至衣服都颠倒了。
  • 在江湖中约定了重逢的时刻,然而酒桌上的欢聚只是短暂的欢愉,转眼间就到了岁月如刀割的时节,镜子里的自己已是满头白霜。
  • 曾经的少年时代如同那挺拔的玉树一般,现在只能依靠着回忆度过这寒冷的夜晚,秋天的菊花不知飘散到了何方,又有多少人能够采摘到它那金黄的芬芳?
  • 如今我们被山河所阻隔,相隔万里,即使心中有着无尽的思念,却也只能遥望远方,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京城建章宫去看望你。

【赏析】
这首《十月十七夜同黄明南佥宪饮陈敦贤少参舟中联句》是诗人于元末明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分离、怀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灯影船窗夜漏长,故人相见倒衣裳。”描绘了在船上的夜景中,灯光摇曳,船窗之外是漫漫长夜,而故人在此时相见,显得有些失态,连衣服也颠倒了。这里的“灯影”和“船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而“故人相见倒衣裳”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和难以割舍的羁绊。

颔联“江湖有约尊前雨,岁月无情镜里霜。”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酒桌前的欢聚和离别后的无奈。“江湖有约”意味着他们在年轻时曾有过共同的约定,但世事无常,只能在尊前共饮,留下遗憾。“岁月无情”则感叹时间的流逝,让人无法抗拒,只能任由镜中的自己逐渐变老。这里既有对青春易逝的叹息,也有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颈联“玉树向谁依晚景,黄花何处采秋芳。”则转向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玉树”通常用来形容才貌出众的男子,而“晚景”则暗示着人生的暮年。“黄花何处采秋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实,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关河一隔三千里,归梦何时问建章。”则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关河一隔三千里”意味着国家的分裂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归梦何时问建章”则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能否重返故土的困惑和期待。这几句诗不仅抒发了诗人个人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友情的珍视和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的变迁带来的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