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振孤响,疏柳鸣寒螀。
渺渺羁旅怀,对此秋日光。
绝塞有行役,寒衣谁寄将。
【注释】
感兴:即《杂诗》。
风林振孤响:风吹树林,发出阵阵响声。
疏柳鸣寒螀(jiāng):稀疏的柳条飘拂着,发出阵阵凄凉的秋蝉声。
绝塞:指边远荒凉之地。
行役:旅途中的人。
寒衣谁寄将:是谁给你送去这寒冷的衣物?
【赏析】
此为组诗之第一。前二句写景,后二句言情。
起句“风林振孤响”,是写听觉上的感触。“风林”,即林木,这里用一“林”字,既点出所咏之对象乃林木,又使整个意境显得更为浑厚、壮伟。“振孤响”,是说风吹林子的声音很响。这个动词,不仅写出了风吹动树叶时发出的声响,而且还暗示出了风势的大小。一个“振”字,把风的力度和威力表现得非常传神。“孤响”二字,则进一步烘托出林子的空旷、寂静。
第二句“疏柳鸣寒蝉”,是写视觉上的感触。“疏柳”,即稀疏的柳树,这里用“疏”字来形容柳树,更显出它的空寂、冷清。“寒蝉”,即秋蝉,这里用“寒”字来形容它,更显出它的凄厉、悲凉。“鸣”,是形容它的声音,而“寒蝉”的叫声,又是那样凄厉、悲凉,这就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冷清、苍凉。
第三句“渺渺羁旅怀”,是直接抒情。“渺渺”,是模糊不清、朦胧的意思,这里用它来修饰“羁旅”,就更显出羁旅人的漂泊不定,无所依托。“羁旅”,本义指旅途中的人,这里用它来指诗人自己,就更有意味了:诗人在异地他乡,漂泊不定,无依无靠,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寂寞。“怀”,是思念之意,这里指思家。
第四句“绝塞有行役,寒衣谁寄将”,直接抒写自己的处境。“绝塞”,就是边远荒凉之地,这里指边塞;“行役”,就是旅途中的人。“寒衣谁寄将”,是说自己在这边荒之地,穿着单薄的衣服,没有御寒之物,不知道谁能给自己送来御寒的衣物。这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抒写了自己处境的艰难、孤独以及内心的凄苦。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抒写了诗人在边塞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深深的忧虑和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