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嗟澒洞,谁能驱三虫。
乘桴涉溟渤,沧波杳难穷。
念此青鬓发,忽为霜雪丛。
安得从化人,驾虬游长空。
【注释】
- 风尘嗟(jiē)澒洞:感叹世事的纷扰和混乱。
- 三虫:三种小虫。这里泛指害人的小人。
- 乘桴(fú):用船桨撑船。
- 溟渤:大海。
- 沧波:沧海,大湖。
- 青鬓(bīn)发:黑发。
- 霜雪丛:指白发。这里暗指年老。
- 安得从化人:怎能得到神仙的点化。
- 驾虬(qiú)游长空:骑龙在长空中自由翱翔。
【赏析】
《秋日感兴》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感慨;末二句抒写自己欲求长生不老的幻想,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凝炼,富有哲理,是杜诗中的佳作。
首联“风尘嗟澒洞,谁能驱三虫。”起笔突兀,感情激烈,一泻直下,势如破竹。上句“风尘”即世风尘俗,“嗟”同“哀”,感叹之意也。诗人目睹时局混乱,社会黑暗,于是不禁发出深沉的叹息:“谁能驱除这猖獗的害人虫啊?”“三虫”指的是害人的小人,诗人把矛头直接指向了他们。
颔联是说,面对这样的世界,我只有驾舟远行,去那浩瀚的大海上寻求解脱了。这两句中“溟渤”(大海)一词,既形容海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那片广阔的天地。而“沧波杳难穷”一句更是将诗人心中的悲愤情绪推向了高潮,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颈联“念此青鬓发,忽为霜雪丛。”诗人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那曾经的黑发如今也已经变成了白发。这一联既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叹。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白发比作霜雪,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和孤独感。
尾联“安得从化人,驾虬游长空。”诗人最后发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他渴望能够像仙人一样脱离这个世俗的世界,骑上神龙在蓝天之上自由翱翔。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解脱和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深刻描绘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