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犬吠林颠,莺啼曲槛前。
山深人少到,日拥野云眠。
【注释】
泉:泉水。石:石头。野音:野外的声响,指泉水的声音。
小犬吠林颠:小犬在树林间狂吠。
莺啼曲槛前:黄莺在楼阁的栏杆边啼鸣。
山深人少到:山里人很少到达那里。
日拥野云眠:太阳把云彩压在身上睡觉。
【赏析】
《泉石野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秀丽的自然风景画,以泉水、石、小犬、黄莺等意象为载体,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首句“泉石野音”直接点出了诗题中的“泉石”,而“野音”则是指泉水的潺潺流水声以及石头上露水滴落的声音。通过这两句,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山林之中,耳边响起的是泉水潺潺的歌唱,脚下踩着的是青苔覆盖的石头。这种寂静而又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宁静。
“小犬吠林颠”一句,诗人将视线引向了树林之间,只见一只小犬在树林间狂吠。这一细节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清脆而急促的吠叫声,感受到山林之间的紧张与活泼。
“莺啼曲槛前”一句则将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楼阁之上。黄莺在楼阁的栏杆边啼鸣,这声音清脆悦耳,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这一描写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能力,他能够从细微之处捕捉到大自然的美。
“山深人少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宁静氛围。在如此深山之中,很少有人能够到达这里,因此这里的景色显得更加原始和纯净。而“日拥野云眠”则更是将这种宁静氛围推向了顶点。太阳把云彩压在身上睡觉,这样的画面既美丽又神奇,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泉石野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山林美景图。诗人用泉水、石、小犬、黄莺等意象作为载体,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