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钟声晚出林,谁家篱竹翠森森。
蒹葭渚泽天无暑,促织堂帷月有阴。
旅雁衔书秦树杪,渔翁鼓枻越江心。
长门深镇黄昏静,无奈西风送远砧。

【注释】

①野寺:山中寺庙。

②翠森森:形容竹叶茂盛。

③蒹葭:芦苇。

④秦树:即秦地的树木,泛指故乡。

⑤渔翁:指打渔人。

⑥长门:汉宫名,这里指皇宫。

⑦西风:秋风。

⑧砧:古代捣衣用的工具,也用作砧声代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咏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是抒情和抒怀。全诗写景工致,抒情含蓄,寓情于景。

“野寺钟声晚出林,谁家篱竹翠森森。”野寺钟声在傍晚时分从树林里传来。是谁家的篱笆旁竹子郁郁葱葱?“晚出”、“翠森”,渲染了秋意。

“蒹葭渚泽天无暑,促织堂帷月有阴。”蒹葭、荻芦丛生的水边渚泽上没有暑气,蟋蟀躲在屋舍的堂帷里发出鸣声。“无暑”是说气候凉爽舒适。“促织”指蟋蟀。《诗经》中有《七月》一篇,其中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可见蟋蟀是古人喜爱的鸣虫。这两句写深秋季节的景色,表现诗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向往。

“旅雁衔书秦树杪,渔翁鼓枻越江心。”大雁衔着书信飞到秦岭北麓,而打鱼的老翁却驾着木船在长江之中划来划去。“秦树杪”是说秦岭北麓。“越江心”是说长江之中。

“长门深镇黄昏静,无奈西风送远砧。”皇宫里深宫寂寞,到了黄昏的时候一片宁静。可西风吹来了远方亲人寄来的征夫思妇的砧声,使人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长门”是汉宫中失宠女子陈阿娇所住的宫门名。“西风”是指秋风。“送远砧”是指远行之人的砧声,借砧声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