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兵如万蚁屯,捐躯犹欲正乾坤。
千年庙貌含生气,万古纲常寄断魂。
苔衬白云封石刻,柏拖寒雨障祠门。
陈词跽洒泛澜泪,天地酸心日月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第一句:国破兵如万蚁屯,捐躯犹欲正乾坤。意思是:国家已破败如同千万只蚂蚁聚集在一处,我甘愿为正义事业献出一切甚至生命。“国破”指的是南宋时期,金兵南侵,宋军屡战屡败,国土沦陷,人民遭受极大的痛苦和灾难,诗人以“万蚁屯”比喻金兵的猖獗;“捐躯”“正乾坤”是说宁愿为国家民族献身,也不愿意苟且偷安,希望恢复大好河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第二句:千年庙貌含生气。意思是:千百年来庙宇的面貌仍然充满着生气,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庙貌”即庙宇的面貌,“含生气”是说庙宇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充满了生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万古纲常寄断魂。意思是:万年不变的纲常礼教寄托着人们的哀思。“纲常”,指纲常礼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失望和不满。
第四句:苔衬白云封石刻,柏拖寒雨障祠门。意思是:苔藓掩映着石碑上的字迹,苍松翠柏挡着祠门。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古庙残存的景象。这一句是全诗感情升华的地方。
第五句:陈词跽洒泛澜泪,天地酸心日月昏。意思是:陈词慷慨,跪拜流涕,天地都为之酸楚而心伤,日月也因此暗淡无光。“陈词跽洒”是说陈词慷慨激昂地痛哭流涕,“泛澜泪”是说泪水涟涟不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愤慨和无限悲痛之情。
【答案】
谒文丞相祠
国破兵如万蚁屯,捐躯犹欲正乾坤。
千年庙貌含生气,万古纲常寄断魂。
苔衬白云封石刻,柏拖寒雨障祠门。
陈词跽洒泛澜泪,天地酸心日月昏。
赏析:
这首诗作于淳熙三年(1176)秋,当时作者任太学录。诗人怀着强烈的爱国思想,瞻仰南宋名臣文天祥的祠宇,凭吊他的遗像,抒发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文天祥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