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屿孤烟起,林亭落日虚。
青山半江影,竹里照残书。
注释:墨山扇图
远屿孤烟起,林亭落日虚。
青山半江影,竹里照残书。
译文:
远在的岛屿上,孤零零的烟雾升起,树林中的亭子映衬着落日的影子。
青山半隐于江中的影子,竹林间隐约可见残缺的书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山水、烟云、树木和竹影等自然元素融入其中,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之情。
远屿孤烟起,林亭落日虚。
青山半江影,竹里照残书。
注释:墨山扇图
远屿孤烟起,林亭落日虚。
青山半江影,竹里照残书。
译文:
远在的岛屿上,孤零零的烟雾升起,树林中的亭子映衬着落日的影子。
青山半隐于江中的影子,竹林间隐约可见残缺的书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山水、烟云、树木和竹影等自然元素融入其中,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灯影西堂里,三年病惠休。 译文:在西堂里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我三年未曾痊愈。 赏析:此句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通过使用“灯影”和“西堂”,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心境。这里的“三年”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长时间停留和内心的苦楚。 第二句:空山闻夜雨,独客抱春愁。 译文:在空旷的山间,我听到夜晚的雨声
【解析】 本首诗是诗人在怀瑞石山人处时所作。首句“数日西岩雨”,“数日”,指时间长久,暗示了诗人久客不归之苦;“西岩雨”,点出山中气候,渲染出一种凄凉、冷寂的氛围,为后文写景抒情作铺垫;次句“开门黄叶生”,“开门”是动作描写,“黄叶生”是视觉描写,营造了一种萧索凄凉的气氛;第三句“空林见虎迹”,以“空林见虎迹”来衬托环境的荒凉,也表现了作者的孤凄与悲凉之情;第四句“落日断人行”,用夕阳斜照
山中怀萝石翁 老怀常耿耿,岁暮一行书。 寒日孤城短,山堂独夜虚。 病多忧到骨,吟苦泪盈裾。 只恐梅花笑,相逢齿发疏。 注释: 1. 山中怀萝石翁: 这是一首怀人诗,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思念着友人萝石翁的心情。 2. 老怀常耿耿: 意为年老的情怀常常难以平静。 3. 岁暮一行书: 一年将尽时才收到一封书信。 4. 寒日孤城短: 寒冷的天气里,孤独的城墙显得更加狭窄。 5. 山堂独夜虚:
【注释】 日暮:傍晚时分,天色将晚。 川原:指河流、田野等自然风光。生暮烟:黄昏时分,暮烟四起。 远林:远处的树林。归倦鸟:归来的疲倦的老鸟。抱:紧抱着。寒蝉:秋天的虫,这里指秋蝉。 野岸:野外的河岸。渔罾(zēnɡ):捕鱼用的竹器或木栅。秋风:指秋天的风。戍垒(lěi):边塞上的堡垒。 故人:老朋友。念:思念。定有尺书传:必定有书信传来。 【赏析】 此诗描写了日暮时分,诗人在西阁眺望远方的景象
诗句:早起饭牛犊,落花春水浑。雨中青箬笠,溪上白云村。食力古莘野,全生今鹿门。不知城府外,何处有桃源 注释与译文: - 早起饭牛犊:天刚亮就起来喂养耕牛。 - 落花春水浑:落花满地春水混浊不清。 - 雨中青箬笠:头戴青箬笠在雨中行走。 - 溪上白云村:村庄位于溪流之上,云雾缭绕。 - 食力古莘野:辛勤耕种于古老的田园之间。 - 全生今鹿门:现在过着隐居的生活,像山林中的鹿一样自由。 -
【注释】 泛舟至桐口:泛舟:乘船。桐口: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北。路转青村合:路:指山路;合:会合;路转:路转曲折;青村:地名;青、村均为名词作状语用;合:会合。山连赤岸斜:山:指山崖;赤岸:赤色的河岸。赤岸:赤色。斜:倾斜。夕阳飞燕子:夕阳:夕阳西下;飞:飞翔;燕子:候鸟,常在黄昏时从南方飞回北方。茅屋落桐花:茅屋:草屋;落桐花:落满桐花的茅屋。晚墅闻孤笛:别墅:住宅;闻:听见;孤笛:独奏的笛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到四兄弟去世消息后,因悲伤过度而无法打开书信,听到落叶声和秋风也感到害怕的心情。同时,他也为四兄弟的离世和家庭的困境而深感悲痛。 译文: 寓杭得四兄讣(收到四兄弟去世的消息) 来书开不得(打开来信时心情沉重,无法开心) 落叶听还惊(落叶的声音让我感到害怕) 病眼天涯泪(我的眼睛因为悲伤而变得模糊,泪水如雨下) 寒门岁暮情(我为家中贫困而感到忧虑) 朔风吹断雁(北风呼啸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消息真传愁暮春” - 注释:这里的“消息”指代的是关于战事的消息。"愁暮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因战事而充满忧愁。 - 赏析:诗人用春天来比喻战乱带来的荒凉和哀愁,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的向往。 2. “行营旧国动星辰” - 注释:这句中的“行营”通常指军事行动的临时营地,而“动星辰”形容其影响之深远和广泛。 - 赏析
【诗句释义】 晓长老挽词:这是一首悼念晓长老的挽诗。晓,即晓师,名不详,是唐代著名僧人。 西池花谢见莲成:西池,即昆明池,位于长安城西,是唐代帝王游宴之所,也是当时文人雅集之地。 短世逢人问死生:短世界,指短暂的一生。 白发卧云真是病:白发,表示年老体衰;卧云,形容人隐居山林;真是病,表示人生短暂,如同云烟一般飘忽不定。 青山埋骨始完名:埋骨,指人死后被埋葬;完名,表示完成一生的名声。
南山别墅 了心但书卷,梦不混区寰。 睡起偶得句,开门时见山。 小渠春溜急,断雨落花闲。 日暮闻吹笛,樵人隔浦还。 注释:了我所有的心思就是读书,睡觉的时候也不做梦,梦见自己和世间万物融为一体。 我一觉醒来,偶然吟出一句诗,打开房门,看见远处的青山。 我家的小渠里水流得很快,春天雨水打湿了花瓣,显得有些悠闲自在。 傍晚的时候听到了有人吹笛子的声音,原来是附近的樵夫从河边回家了
临终诗 表达对生命眷恋与死亡恐惧 1. 前言 - 诗歌创作背景 - 诗人生平简介 - 诗歌主题概述 2. 第一段内容 - 小床前夜灯花结 - 雨中照浮生之影 3. 第二段内容 - 笑浮生之灭瞬间 - 生死循环哲思 4. 第三段内容 - 人生无常感慨 - 对死亡恐惧心理 5. 第四段内容 - 生命意义探讨 - 面对死亡态度 6. 结语 - 诗歌主题重申 - 对人生哲学思考总结
这是一首描写西岩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描绘了西岩夏日独特的风景和气息。 第一句“山盘春雨中”,描述了春天的雨落在山峦之上,形成了一幅山水相映的美丽画卷。这里的“盘”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形状,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盘子。 第二句“笋味殊胜肉”,则是对西岩夏日竹笋味道的描述。笋子的味道被比作胜过猪肉的味道,这表达了人们对西岩夏天美味竹笋的喜爱。 第三句“数日不窥园”
【注释】 过:路过。孙山人:指唐代诗人孙华,字孟文,号山人。 寒沙:冷清的沙子。处士:有才能而隐居的人。茅屋:茅草做的屋子。青山:青翠的山。燕子:指候鸟,每年春天从寒冷的地方飞回北方,所以叫“归来”;这里借指春天来临。寒食雨:寒食节这天下雨。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春分前一二日。野棠花:即棠梨树。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相生,意境优美。
绝句 人坐秋树下,月在秋树上。苦吟落叶空,瘦影自相向。 译文: 人静坐在秋天的树下,月亮高挂在枝头的树梢上。我苦苦吟诵着那飘落的叶子,只见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飘散,而我的瘦弱身影却与它们相互映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景。诗人选取了“人”和“月”作为主体,通过对这两种元素的描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首句“人坐秋树下”,描绘出一个人坐在秋天的树下
寄勾溪 故人久病寒无毡,明月弄影箕山泉。 自搔白发向天笑,开过黄花对雨眠。 海底珊瑚不乏树,床头琼琚知有篇。 栩然昨夜入吾梦,握手柴门落日边。 注释: 1. 久病:指疾病缠身。 2. 寒无毡:形容疾病使人身体虚弱,没有毡毯保暖。 3. 明月弄影:月亮在水中映出影子。 4. 箕山:指箕星照耀的地方,古人认为这里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5. 开过:盛开。 6. 珊瑚树:珊瑚是一种珍贵的宝石,也指珊瑚礁。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访夏云山 - 这是一句诗题,表明作者打算访问名为夏云山的地方。"访"表示探访或访问,"云山"则是指代某个具体的地方。整句诗的意思是作者将要前去访问名为“夏云山”的某个地方。 2. 云山老翁住南村 - 描述了云山的老翁居住在南边的村庄。"云山"可能指的是一个自然景观,而“老翁”则可能指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物。这句话描绘了一幅乡村景象,老翁居住在这个宁静的自然之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