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王楷法1盛唐风,毫忽都归组织中。
错认郑侨称学制,经纶不数祐陵工。

【注】钟王:指钟繇、王羲之。1.楷法:指书法。2.郑侨:即郑玄,东汉著名经学家。3.学制:指制度。4.祐陵:唐高宗李治。5.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与方法。6.毫忽(mò hū):极小的一笔。7.郑侨称学制:郑玄以《周易》、《尚书》等经学为依据,著有《三礼图》,是汉代学者的典范。8.经纶不数祐陵工:李治在位时,实行了贞观以来的文治武功政策,国力强盛。

译文:

钟王书法风格属于盛唐,笔锋毫尖都集中在组织笔画中。

错误地认为郑玄是学习制度的典范,但治理国家的才能远胜于他。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钟王楷法的诗篇。首句点明了钟王楷法的风格特点,盛唐时期,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的书法达到了高峰,其书法风格被后世称为“钟王楷法”。次句进一步指出,钟王楷法的特点就是笔锋毫尖都集中在组织笔画中,这是钟王楷法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三句则是对郑玄的评价,诗人认为郑玄虽然以《周易》、《尚书》等经学为依据,著有《三礼图》,但在汉代学者中堪称典范,而钟王楷法却与之相比逊色不少。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钟王楷法的认识,他认为钟王楷法的错误之处就在于过于拘泥于形式,没有真正领悟到书法的本质精神。同时,他也认为李治在位时,实行了贞观以来的文治武功政策,国力强盛,因此他的诗歌也充满了对当时盛世的歌颂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