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盛德格天难,国本将危又复安。
试按楚歌评汉祖,沛公元不溺儒冠3。

注释:

谁云盛德格天难,国本将危又复安。

试按楚歌评汉祖,沛公元不溺儒冠。

谁云盛德格天难,意谓谁有高深的德行可以制约苍天呢?国本将危又复安,指国家的基业将倾覆却又得以安稳。

试按楚歌评汉祖,试着用楚地的歌曲来评论汉家开国皇帝。

沛公元不溺儒冠,沛公刘邦当初并不是沉溺于儒家的礼帽,而是以武力夺取天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所作,诗中借古鉴今,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担忧和批判。

首句”谁云盛德格天难”,作者首先提出疑问,认为拥有高尚德行的人确实难以驾驭天地万物,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在历史上,有很多具有高尚德行的人物,如孔子、孟子等,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但是这些人物往往因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打压。

次句”国本将危又复安”,进一步指出国家的基础已经动摇,但最终却得到了稳固。这是因为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开始掌权,他们的政策和举措使得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和稳定。这里的”国本”指的是国家的根基,”复安”则是恢复安定的意思。

第三句”试按楚歌评汉祖”,诗人以楚乐为引子,试图通过楚地的歌声来评价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楚乐在当时被视为淫靡之物,而刘邦却能够接受这种音乐,并且从中获得力量去征服天下。这说明刘邦并非一昧地沉溺于儒家的礼帽,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判断力。

最后一句”沛公元不溺儒冠”,则是对刘邦性格的一种肯定和赞赏。沛公刘邦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并没有被封建礼教所束缚,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一切。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个性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表现,展示了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