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到处供诗料,花鸟随时换乐歌。
若说不贪谁肯信,世间此色我偏多。
【注释】
致仕:辞官。戏作:即兴之作。云山:指自然景观。供诗料:为诗人提供了写诗的素材。花鸟:泛指花草树木。随时换乐歌:《诗经》中多用“乐”来表示音乐,如《小雅·鹿鸣》中的“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这里指随处可以听到美妙的歌声。若说不贪谁肯信:如果说我不贪恋世俗之财,又有谁能相信呢?世间:指人间。此色:指这些美好的东西。我偏多:偏指自己偏爱这些美好的东西。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罢官闲居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的人生观和情趣高雅的生活态度。全诗意境高远,格调清雅,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首联“云山到处供诗料,花鸟随时换乐歌”,意思是说,美丽的云山到处都可以成为诗歌的材料,欢快的花鸟随时都可以唱出美妙的歌。这两句是说,美好的自然景物到处都有,它们为诗人提供了写诗的素材。这里的“供”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这些美景的喜爱之情,还暗含着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之意。
颔联“若说不贪谁肯信,世间此色我偏多”,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轻的态度。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说我不贪图世俗之财,又有谁能相信呢?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与升华,既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轻的人生态度,又展现了他高雅的生活情趣。
颈联“若说不贪谁肯信,世间此色我偏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轻的观点。诗人认为,如果有人说他不贪图世俗之财,那一定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是非常多的,而诗人偏偏就喜欢这些。这两句既是对前面两句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尾联“若说不贪谁肯信,世间此色我偏多”,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轻的人生态度。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说我不贪图世俗之财,那一定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这个世上,美好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而我偏偏就喜欢这些。这几句既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豁达和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云山、花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轻的人生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