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是雁儿天气,见露珠儿夺暑,点点侵衣。
针儿七夕把肠刺,砧儿万户敲肝碎。
门儿重掩,帐儿半垂。
人儿不见,病儿怎支?
书儿难写心儿事。

诗句释义:

  1. “早是雁儿天气”:指的是已经到了秋天,天气渐凉。
  2. “见露珠儿夺暑”:露珠挂在草叶上,像太阳一样,使得原本热得让人受不了的夏天变得凉爽。
  3. “点点侵衣”:露珠落在衣服上,湿润了衣物。
  4. “针儿七夕把肠刺”:指七夕之夜,牛郎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他们只能通过织布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
  5. “砧儿万户敲肝碎”:家家户户都在用木制砧板敲击来纪念和庆祝这个节日,声音震耳欲聋,如同心脏被敲打一般疼痛。
  6. “门儿重掩”:晚上回家的时候,门常常是关着的。
  7. “帐儿半垂”:夜晚睡觉时,床上的帐子常常是半垂着的。
  8. “人儿不见”:因为疫情等原因,人们不能相见。
  9. “病儿怎支”:身体不好的人怎么能支撑得住呢?
  10. “书儿难写心儿事”:即使有心思要写的东西,也难以用笔表达出来。

译文(根据注释):
早就是秋天的景象,见到露珠夺走夏日的炎热,一点点地浸湿了我的衣裳。
七夕那天,织机上的针尖刺痛我的心,家家户户的砧板上都传来了肝肠断裂的声音。
晚上回来总是关门,睡觉时帐子半垂着。
看不到心爱的人,生病的身体怎么承受得了?
心里有话却难以用笔墨写出来。

赏析:
这首诗以“皂罗袍”为题,可能是诗人自述其生活状态或心境。从字面上看,“皂罗”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颜色,而“袍”则是穿在身上的衣物。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天气、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疫情影响下人际交往减少、个人情感体验的复杂感受。诗中的“针儿七夕把肠刺,砧儿万户敲肝碎”等句,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深刻描绘了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冲击以及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一种时代背景下的普遍情绪,既有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也有对人与人之间联系缺失的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