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风雨夕,憔悴在孤舟。
泪与波声湿,灯萦暝色秋。
梦犹疑赤壁,目已断黄州。
此际君知否,湘妃自可求。

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乘坐孤舟漂泊的画面。风雨中的凄凉与孤独,以及内心的挣扎和思念,被诗人细腻地刻画出来。通过这简短的诗句,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牵挂。

“不堪风雨夕,憔悴在孤舟。”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风雨之夜的无力感和身心憔悴的状态。风雨无情地侵袭着诗人的身体,让他感到无法抵御,这种自然现象的无常引发了诗人的悲观情绪,使他感到无助和疲惫。

“泪与波声湿,灯萦暝色秋。”描述了诗人在风雨中哭泣的情景,眼泪与雨滴交织在一起,使船帆显得更加沉重。同时,昏暗的灯光随着天色渐暗而摇曳,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忧郁的氛围。这种环境描写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梦犹疑赤壁,目已断黄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梦见了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但现实却是自己已经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这种对比让他感到迷茫和悲伤。这里的“赤壁”和“黄州”可能象征着诗人过去的某个重要记忆或经历,而现在却已经成为了过去。

“此际君知否,湘妃自可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爱情的渴望。他认为,即使现在彼此相隔遥远,但他的情感依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传达。这里,“湘妃”很可能指的是屈原,他是古代楚国的著名诗人,也是一位忠诚于爱情的人物。诗人通过提到屈原,暗示了他希望借助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风雨夜晚、孤舟漂泊、泪水、灯光、梦境和离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通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