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已暝忽复曙,灯烛直如妙高聚。
舍利光常贯太虚,只今收摄随心住。
上界高明受众朝,中霄虚白开天路。
佛声浩浩若潮生,人如磨蚁香如雾。
灯灯深入夜夜明,物身早向光中度。
传言影落鲇鱼口,佛灯渔火相先后。
鱼目常开鱼网沉,饮光啖影争游走。
喜灭渔家黑业多,旁生所贵非长寿。
安得华严与上方,千灯四炤摇星斗。
却令蟹舍及鱼城,惆怅朝朝空发笱。

【注释】

1.瑞光寺:在江西南昌。

2.云:指天,暝:昏暗,复:又,曙:天亮。

3.妙高:即印度的菩提伽耶,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

4.舍利光:佛骨。

5.收摄:指佛光。

6.上界:天上,高明:明亮,受:承受。

7.开天路:开辟天空之路。

8.佛声浩浩:如潮生,形容佛音洪大。

9.磨蚁香:比喻人烟稀少。

10.鱼目常开:鱼目,喻鱼眼;鱼网沉,喻鱼网被水冲走。

11.喜灭:喜悦,黑业:不法行为,旁:泛指,生:生长。

12.安得:哪里能获得,华严:佛教经典,《华严经》,与上方:佛经中说有九方佛,其中东方是药师琉璃光如来、西方为阿弥陀如来、南方为宝生如来、北方为文殊师利如来、中央为毗卢遮那佛。

13.千灯四照摇星斗:千佛灯万盏明,犹如星斗在摇荡。

14.蟹舍:螃蟹的家,鱼城:捕鱼的场所。

【赏析】

本诗以写瑞光寺夜景之美和佛光普照之奇景为主。首联写瑞光寺夜晚的景色,“云”字暗含佛光普照之意。第二联写佛光照耀天地的景象,“太虚”是指宇宙空间。第三联描写佛光随心而动的奇异情景。第四联写佛光照亮了人间的黑暗,也照亮了人们的心性。第五联通过“鱼目常开鱼网沉”这一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鱼群在佛光照耀下争相向光明世界游去的景象,表现佛光普照众生的情景。第六联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佛光普照众生的情景。最后两联以写瑞光寺夜景之美和佛光普照之奇景为主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