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借禅那岂夙缘,坐来浑似旧家毡。
只应心事惭苏晋,不解长斋绣佛前。

【注释】:

  1. 榻(zhuó):坐具。禅那:佛教语,指禅定的境界。
  2. 苏晋:晋代人苏韶,字伯玉,曾以养鹅自娱,有《鹅赋》传世,后被人诬陷为盗鹅,他辩解说:“吾家故无鹅,安得置田舍!”事见《晋书·隐逸传》。
  3. 长斋:不食荤腥、酒肉等物而专事素食的斋戒。
  4. 绣佛前:在佛像前面绣佛经。
    【赏析】:
    首联两句写自己入山游览定水寺和仰山寺。定水寺和仰山寺都是唐代有名的道场。作者初到成都,就发心出家修道,这次入山游览寺院,是与两位同修一起进行的。次联两句说自己虽入山修道,但心中仍存着世俗的念头。“岂”字表示反意,“夙缘”即早来的缘分。“浑”字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但把作者那种矛盾的心情活生生地表现出来,而且也给全诗增添了一种风趣和幽默感。颈联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出家了,但还像过去那样养鹅、喂鸡。这里既写出了自己对俗事不能忘怀的心事,也表现出自己仍然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尾联两句说自己出家修行,但仍然像从前那样在佛像前绣佛经。这两句既是对自己出家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世俗的一种讽刺。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了定水寺、仰山寺后,发心出家的。从诗的内容看,作者入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修道,但入山之后,又发现出家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于是内心又生出许多杂念。这些杂念包括了名利之求、尘世之情以及俗世的种种趣味等等。这些杂念,一方面阻碍了作者的修道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因此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四句,却生动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