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梦游昆崙峰,云梯咫尺依晴空。
绿烟扫尽六合净,身轻八翼飞蟾宫。
蟾宫境界一何异,璚楼瑶阁相钩笼。
就中丹桂花正发,清光夺目飘香风。
姮娥一见谓仙客,当时许折枝头红。
翩翩见舞羽衣曲,钧天仿佛闻三终。
久之但觉毛骨凛,逼人寒气如冬隆。
觉来明月满窗户,一天灵籁鸣山松。
诗句注释与赏析:
- 我昔梦游昆崙峰,云梯咫尺依晴空。
- “昆崙”是神话中的高山名,这里代指昆仑山,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中是仙山。
- “梦游”表示通过梦境进入仙境。
- “云梯”象征通向仙境的通道。
- “咫尺依晴空”意味着距离非常近,几乎触手可及。
- 绿烟扫尽六合净,身轻八翼飞蟾宫。
- “六合”泛指整个世界或空间。
- “八翼”通常指的是神仙或鸟类拥有的八个翅膀。
- “蟾宫”即月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 描述了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仿佛能够腾云驾雾。
- 这反映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自由飞翔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 蟾宫境界一何异,璚楼瑶阁相钩笼。
- “蟾宫”再次出现,强调这是月宫的特殊环境。
- “璚楼瑶阁”指装饰华丽且珍贵的建筑。
- “钩笼”形容这些建筑如同笼子般将空间围绕。
- 这表明诗人在想象中所见之景既独特又精致,宛如仙境中的宫殿群。
- 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致描述和欣赏。
- 就中丹桂花正发,清光夺目飘香风。
- “丹桂”指的是桂花,常与中秋节关联,因桂花盛开而得名。
- “正发”说明桂花正在盛开,花香四溢。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夺目”形容月光明亮耀眼。
- “飘香风”描绘了桂花香随着微风飘散的景象。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赞美。
- 姮娥一见谓仙客,当时许折枝头红。
- “姮娥”指的是月亮女神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亮化身。
- “仙客”是对神仙的尊称。
- “见”在这里可能是指被看到或遇见。
- “当时许折枝头红”意指月亮女神见到诗人时,曾允许他折取树枝上的红果(通常指月季花)。
- 这是对诗人与月亮女神相遇的美好回忆,展现了一种浪漫和神秘的氛围。
- 翩翩见舞羽衣曲,钧天仿佛闻三终。
- “翩翩”形容姿态优雅,轻盈如飞。
- “羽衣曲”可能指的是某种舞蹈或乐舞表演。
- 这里的“钧天”通常指天空或音乐,“三终”可能是某种乐曲的名称或结构。
- 描述了一种梦幻般的场景,诗人似乎在月光下翩翩起舞,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 这表现了诗人对艺术享受的高度赞赏和向往。
- 久之但觉毛骨凛,逼人寒气如冬隆。
- “毛骨凛”形容时间流逝后,感到身体寒冷刺骨。
- “逼人寒气”强调了寒气的强烈程度,好像冬天的严寒一般。
- 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长时间凝视月亮时所感受到的身体变化。
- 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体验。
- 觉来明月满窗户,一天灵籁鸣山松。
- “觉来”意味着醒来,这里指诗人从梦中醒来。
- “明月满窗户”描绘了窗外景象,月光透过窗户洒满房间。
- “一天灵籁鸣山松”形容夜晚山中松树发出的声响,如同自然界的交响乐。
- 这两句诗营造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自然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多次吟咏,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追求。诗句优美、意境深远,是古典文学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