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奉诏出岩廊,万里西川事激扬。
玉斧凝霜生劲气,绣衣笼日带恩光。
巴江渡处波涛静,剑阁经时草木香。
狼虎闻风应远避,埋轮不让汉张纲。
送李侍御四川巡按
平明奉诏出岩廊,万里西川事激扬。
玉斧凝霜生劲气,绣衣笼日带恩光。
巴江渡处波涛静,剑阁经时草木香。
狼虎闻风应远避,埋轮不让汉张纲。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诗人送别李侍御前往四川执行巡按任务的情景。
- 平明奉诏出岩廊:早晨接到诏书后立即出发,从岩廊出发(岩廊,指朝廷或官府的通道)。
- 万里西川事激扬:在万里之外的地方(西川,即四川)执行重大的公务(事情被激发和振奋)。
- 玉斧凝霜生劲气:比喻李侍御如同有锐利之气的玉斧,能够斩断一切困难(玉斧,指李侍御的才能和勇气;凝霜,形容他的意志坚如冰霜;劲气,形容他的气势磅礴);绣衣笼日带恩光:李侍御身着华丽的衣裳,仿佛太阳被衣服遮住一样,充满了恩泽的光芒(绣衣,指李侍御的华服;笼日,形容他如同太阳被包裹一般,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恩光,指皇帝对他的恩惠)。
- 巴江渡处波涛静:描述巴江渡口的景象,波涛平静,没有危险(巴江,指流经巴中的江河;渡处,指渡船停靠的地方;波涛静,形容河水平静无波);剑阁经时草木香:描绘了经过剑阁时,花草树木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剑阁,指位于四川一带的高山要塞,也称为剑门关;经时,指长时间;草木香,形容山中花草树木生长茂盛,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 狼虎闻风应远避:形容李侍御的英名足以使凶恶的野兽闻风丧胆(狼虎,指凶猛的野兽;闻风远避,形容李侍御的名声足以让它们远离危险之地);埋轮不让汉张纲:比喻李侍御像汉朝张纲一样有能力担当重任(埋轮,指默默承受;不让,表示不退缩;汉张纲,指东汉时期的名将张纲,以勇敢善战著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侍御赴任四川巡按的场景,展现了其英勇、智慧和仁德的形象。首联“平明奉诏出岩廊,万里西川事激扬”直接点明了李侍御受命于朝廷,即将踏上前往西川执行重要公务的征途,表达了诗人对李侍御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敬佩之情。颔联“玉斧凝霜生劲气,绣衣笼日带恩光”则通过玉斧和绣衣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赞美李侍御的才干与品德,暗示他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挺身而出,用智慧和正义感化解危机。颈联“巴江渡处波涛静,剑阁经时草木香”进一步描绘了李侍御在蜀地的所见所闻,既展现了蜀地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和责任感。尾联“狼虎闻风应远避,埋轮不让汉张纲”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赋予了李侍御超越常人的勇气和智慧,使他在面对强敌时也能从容不迫,展现出他的英雄本色。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李侍御的敬意和祝福,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
这首《送李侍御四川巡按》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是对李侍御个人品质的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忠诚、勇敢、智慧的官员们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