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隐园开岁月深,手栽松柏尽成林。
时人莫讶翁归晚,正是先忧后乐心。
注释:等待退休后隐居在园中,岁月悠长。亲手栽种的松柏已经长成树林。不要惊讶我年纪已大才归休,这恰恰是先忧后乐的心志。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待隐园开岁月深,手栽松柏尽成林”是诗人对自己退休生活的美好憧憬,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而“时人莫讶翁归晚,正是先忧后乐心”则表明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他并不担心别人对他归休的看法,而是以先忧后乐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退休生活。这种心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待隐园开岁月深,手栽松柏尽成林。
时人莫讶翁归晚,正是先忧后乐心。
注释:等待退休后隐居在园中,岁月悠长。亲手栽种的松柏已经长成树林。不要惊讶我年纪已大才归休,这恰恰是先忧后乐的心志。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待隐园开岁月深,手栽松柏尽成林”是诗人对自己退休生活的美好憧憬,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而“时人莫讶翁归晚,正是先忧后乐心”则表明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他并不担心别人对他归休的看法,而是以先忧后乐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退休生活。这种心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注释】 天湖:即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弄钓:指钓鱼。一泓(héng):一池水。流:水波荡漾的样子。云影(yǐng)天光:天空中的云朵和日光的倒影,映照着水面。浮:浮动。湖:指西湖。空:指没有鱼咬钩的意思。此心:指自己的心意。原:原本,本来。不为:不为了。谋:打算,计划。 【译文】 一池湖水远远地与银河相连接,云雾缭绕,阳光洒落,日日夜夜都在波动着。 湖面上有人独自垂钓而坐,他本无心去捕鱼
【注释】 钓台:指三国时吴国孙皓的宠臣张温。张温在孙权手下做官,后孙皓任用他为御史中丞,封都亭侯。张温见孙皓奢侈淫逸,便上疏劝谏,说:“陛下当以尧舜为法,躬亲万机。”但被孙皓所杀。后人称他为“张都侯”。月色:月亮的光芒;云锁诸天:指月亮被乌云遮住。诸天:天上诸神居住的地方。迥不开:高远而无法接近。林园:山林园林。随处可吾杯:到处都可以作为饮宴之具。吾杯:这里指酒杯。兴来却爱溪山好:兴致来了
诗句释义与赏析 玉台揽秀 - 关键词:玉台、揽、秀 - 解释: - “玉台”: 通常指高耸的楼阁或山巅,象征着美丽与高贵。此处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山峰或者建筑群。 - “揽”: 这里指观赏或把握,暗示诗人正站在高处欣赏美景。 - “秀”: 指美景、美好景象,表示景色之优美。 - 译文:站在玉台上远眺,美丽的景致尽收眼底。 玉台隐隐翠微中 - 关键词:玉台、隐隐、翠微 - 解释: -
注释: 大径:宽阔的山路。凭高:登上高处。 天畔:天边。群山:多座山峰。紫翠堆:紫色和翠绿色的山峰堆积在一起。茆亭:简陋的小亭子。白云隈:在云中。 时时:时不时。发兴:产生兴致。凭高去:登上高处。石径松风咏且回:沿着石头铺成的小路,吹着松树林中的风,唱着歌儿,然后回到小亭子里。咏:唱。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首句“大径凭高”,点明登山的时间、地点和高度。次句“天畔群山紫翠堆
【诗句释义】 傍柳随花过碧浔,疏蓬短艇泊溪阴。 披蓑带雨携童去,笑弄西湖春水深。 注释: ①浔: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附近。 ②碧浔:指碧绿色的水边,形容湖水的清澈碧绿。 ③疏篷(lú)短艇:稀疏的篷帆和小船。 ④披蓑:穿着蓑衣。 ⑤携童:带着小孩。 ⑥笑弄:嬉戏玩耍。 【译文】 春天来临,西湖的水涨满了。 沿着岸边杨柳,随着花儿,我走过碧绿的湖边。 稀疏的船篷,小船停泊在溪边的阴凉处。 披上蓑衣
注释:水乡的渡口横放着小船,沐浴在水中的凫鸟与飞翔的鹭鸶在河滩上。春天来临,江面上泛起波纹,人们喜气洋洋地追逐着春天的到来。田野上的小路上,有人络绎不绝地行走,楼船停在那里,整天都在笑我的横渡。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日里水乡的美景和人们的喜悦之情。首句“水澳横舟”描绘了水乡渡口横着的小舟,以及沐浴在水中的凫、飞鹭;颔联“浴凫飞鹭满前汀,喜逐江头春水生”,写江头春水上涨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二十的全文为: 先生身外固无求,帝问何尝间隐幽。 洛下当年遗盛事,乘传犹得赞谋猷。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关键词解释: - 先生: 指作者本人或与诗作有关的人。 - 身外固无求: 表示不追求物质财富,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 - 帝问何尝间隐幽: 暗示朝廷或皇帝的询问并不影响个人的隐居生活。 - 洛下当年遗盛事: “洛下”通常指的是洛阳
诗句解释: 五龙稳睡:指山中云雾缭绕,宛如五条龙在山巅沉睡,形象生动。 山色空蒙忘晓昏,石床高在五龙墩。 等闲一枕希夷梦,莫遣鼾声过隔村。 译文: 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五条龙在山峰上沉睡,这景致让人陶醉。 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躺在石床上,享受着宁静的夜晚,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不要在梦中打呼噜,以免影响邻居。 关键词注释: - 五龙:比喻山脉或山峰像五条龙一样蜿蜒盘曲。 -
【注释】 玉岩:指庐山。观瀑:观赏瀑布。 独立岩崖不厌观,飞淙千丈下云端。 独立山崖上,不怕看瀑布,因为瀑布在云雾中。 年来耳目无他用,尽放清虚一壑闲。 年复一年,耳朵和眼睛没有其他用处,只是要放松自己,享受大自然的清静。壑:深沟。 【赏析】 这是一篇赞美庐山风景的诗作。首联写诗人登山观瀑之景;颔联写诗人置身其中的感受;颈联写诗人超脱尘世的境界;尾联写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
溪边坐石 在清澈溪边的小石头上坐下。 溪边竹下有幽好,扫石铺衣坐不厌。 在溪边的竹子下面,有清幽美好的景色,在小石头上铺着衣服坐下来,不觉得厌烦。 或任虚空或调息,年来仙佛笑吾兼。 有时任由自己沉浸在虚空之中,有时调整呼吸,这些年来,神仙和佛祖都笑话我了。 注释: 1. 溪边坐石:在清澈的溪水旁边坐下来。 2. 溪边竹下有幽好:在溪边竹树之下有幽雅美好之处。 3. 扫石铺衣:将石头清扫干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特色和技巧手法及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主旨,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机中人”指织布机上的梭子,这里比喻女子;“何必问缣素”
注释 1. 三年为令两移封:指三年内两次调任官职。 2. 治状行应达九重:治理政绩,上达朝廷。 3. 祗恐宵衣问幽侧:恐怕半夜里皇帝的使者来询问我。 4. 青山无以答从容:青山没有能力回答我的从容不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谢明府时作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仕途的无奈。全篇用典贴切,意境深远
诗句原文: 行止谁云不自由,一官湖水又扁舟。 匡庐五老知君意,不用逢人问去留。 译文: 行走或停留,谁又知道这不是一种自由选择?身在官场,我就像一只在湖面上漂泊的小舟。 庐山的高人了解你的心意,你无需向他询问去留的问题。 注释: 1. 行止:指行为和停留的地方或状态。在这里,诗人通过提问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无奈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2. 谁云:谁说
种圃 种植树木在青门里,东陵旧迹已消失。 空荡的堂中燕筑巢,僻巷少有人行。 风雨将至愁暮色,莺歌花语忆旧春。 长镵听尽苦调曲,叹息百年身未老。 注释: - 青门里:古代长安城的一个城门名,这里指代京城。 - 东陵:古地名,这里泛指墓地。 - 乳燕:筑巢的燕子。 - 苦调:凄楚哀怨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种树和感慨时光流逝的小诗。诗人种树于青门里,但东陵的遗迹已经不复存在
【注释】 十年沧海梦登台:指十年前的沧海桑田,如在梦中一般。 一日柴门敢为开:“柴”通“柴”,指小门。 春意满园看不尽:春天的气息充满整个园子,看得眼花缭乱。 他时负笈许重来:将来一定还要再来这地方读书。 【赏析】 《和韵》诗是一首题写于隐园的七绝,是作者游览隐园后即兴创作的。全诗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开头两句,诗人以沧海桑田比喻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闻歌 桃花扇底落纷纷,宛转清歌一曲闻。 醉杀文园渴司马,酒垆斜盼卓文君。 注释 闻歌:听到歌的演奏。 桃花扇底落纷纷,宛转清歌一曲闻:桃花扇子下飘落着花瓣,那美妙的歌声婉转而又悠扬地传来。 醉杀文园渴司马:使文园侯和司马相如陶醉到极点。文园侯是司马相如的字,汉末著名音乐家、文学家;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辞赋家,汉武帝时的侍中、郎中令。 酒垆斜盼卓文君:在酒垆(酒店)里斜着身子盼望着卓文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