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依青嶂曲,路出绿萝间。
泉听云中佩,峰看雾里鬟。
风烟初旷远,花鸟各幽闲。
落尽西林日,游人始拟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麻姑山次万长史韵的美丽景色和游人的心境。

首句“亭依青嶂曲”,描述了一座亭子的地理位置,它位于青翠的山岭之中。这里的“青嶂”指的是青色的山崖,而“亭依”则表示这座亭子依偎在山岭上。这句话通过描绘亭子的地理位置,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路出绿萝间”,进一步描绘了通往亭子的道路环境。这里的“绿萝”指的是生长在道路两旁的绿色藤蔓植物。这句诗通过描绘道路两旁的绿萝,营造出一种幽静、清雅的氛围。

第三句“泉听云中佩”,描绘了泉水的声音。这里的“云中佩”指的是云朵中的玉佩,暗示着泉水的声音如同来自云端的玉佩一般美妙。这句诗通过描绘泉水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峰看雾里鬟”,描绘了山峰在雾气中的形态。这里的“雾里鬟”指的是雾气中的山峰,如同女子的发髻一般美丽。这句诗通过描绘山峰在雾气中的形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五句“风烟初旷远”,描述了风烟弥漫的景象。这里的“风烟”指的是风和烟雾,而“旷远”则是形容景象的开阔与遥远。这句诗通过描绘风烟弥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六句“花鸟各幽闲”,描绘了花鸟各自悠闲自在的景象。这里的“幽闲”指的是幽静悠闲,而“花鸟”则分别指代花和鸟。这句诗通过描绘花鸟各自悠闲自在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最后一句“落尽西林日,游人始拟还”,描述了夕阳落下的情景。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边的树林,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这句诗通过描绘夕阳落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同时,这句诗也暗含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之情,因为只有当夕阳落下时,游人才准备离去。

这首诗通过对麻姑山次万长史韵的美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感慨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特点,他善于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