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锦鞲双缨红,栖息孤鹰倦飞越。
羽毛脩洁世所稀,无乃开元贡天阙。
纵横碧落原野空,罢猎归疑带霜雪。
不将饥饱向人啼,长怀搏击为君悦。
回首长风势欲飞,谁人为解青绦结。
戢翮游精意气闲,惊狐伏兔心胆裂。
莫言爪距杀气粗,有时解变春鸠拙。

【解析】

此诗写画鹰,以“白鹰”为题,实则写“画鹰”,故应从画鹰入手。诗中对“白鹰”的描绘是分两部分的:前四句写其外形、姿态和精神气质,后八句写它的飞翔动作和搏击本领。

【答案】

译文:

华堂锦鞲双缨红,栖息孤鹰倦飞越。

羽毛脩洁世所稀,无乃开元贡天阙。

纵横碧落原野空,罢猎归疑带霜雪。

不将饥饱向人啼,长怀搏击为君悦。

回首长风势欲飞,谁人为解青绦结。

戢翮游精意气闲,惊狐伏兔心胆裂。

莫言爪距杀气粗,有时解变春鸠拙。

赏析:

《画白鹰》一诗,以“白鹰”为题,实则写“画鹰”。诗人在描写画鹰的同时,还不忘刻画画鹰的过程,如“华堂锦鞲”、“御笔丹青”“掣电回风”等,都生动地写出了作画者精心构思、运笔如神的情状。

前四句写画鹰的外形与神态。诗人首先用浓重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白鹰图。“华堂锦鞲双缨红”,这是画中的主角——白鹰。它昂首挺胸地站在华丽的殿堂之上,身披锦绣的战袍,头戴双穗红缨的冠帽,显得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休将饥饱向人啼”,这里的意思是说:白鹰虽然有高超的搏击本领,但是决不会像人一样为了争食而去啄人。这句诗既表现了白鹰的高傲与自尊,也暗示了作画者的匠心独运。

接下来四句写白鹰的动态与气势。“横空逸彩翻翔来”,“翻翔”是形容白鹰腾空飞行的动作,“逸彩”是形容画中的白鹰色彩斑斓、光彩炫目。这四句诗不仅描绘出白鹰矫健轻捷的动作,还表现出白鹰的凌空翱翔之势。“罢猎归疑带霜雪”,这是对画鹰过程的再现。诗人以“罢猎”二字点明画鹰的目的,而“疑带霜雪”则是对画鹰过程中白鹰身上所沾满的尘土的描写,同时也暗示了作画者作画时的艰辛。“不将饥饱向人啼”,这是对画鹰目的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画鹰者的一种鞭策。

后四句写白鹰的飞翔与搏击。“回首长风势欲飞”,这是对画鹰最后过程的再现。诗人以“回首”二字表明了画鹰过程的结束,而“长风”二字则暗示了画鹰过程中白鹰所受的风力很大,而这种大起大落的大风吹拂,正是使画鹰达到“势欲飞”的原因所在。“谁人为解青绦结”,这句诗既是对画鹰过程的总结,也是对画鹰者的一种赞美。诗人没有简单地赞扬画鹰者技艺的高超,而是巧妙地用一个“结”字暗喻画鹰者的巧妙之处。这个“结”字既指画鹰者的结丝技法,又比喻着画鹰者在作画过程中与画鹰者之间的默契配合。

最后四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戢翮游精意气闲”,这是对画鹰过程的再次回顾。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整个作画过程。而“意气闲”三个字,则是对整个作画过程的总结。它既表现了画鹰者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的精神状态,又表达了作画者在作画时的心态。“惊狐伏兔心胆裂”,这句诗是说画鹰的过程很惊险,但作画者却毫不畏惧。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对画鹰过程的描写,把画鹰者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画鹰者正在挥毫泼墨,创作出一张惊世之作。同时,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