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凌地肺顶,高歌露晞曲。
人生有去来,此曲无离续。
少殇人所怜,老归子亦哭。
老少既同哀,脩短亦齐促。
岂知蚿怜夔,一足吾亦足。
【注释】
杂诗:古代的诗体之一,内容比较自由,可以随意抒情、写景、叙事、议论等。地肺顶:即天门山。晞(xī):晒干。少殇:未成年而夭亡的儿童。蚿(huì):一种昆虫。《庄子》上说:“有蛙曰蚿者,有六足而相勾,以胜其骨。”夔:传说中一种长着牛蹄的动物。《庄子》上也说:“夔一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与死的感悟,以及人生无常和万物平等的思想。诗人在晨曦中看到天门山的峰巅,不禁想起古人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就像这晨露在阳光下逐渐蒸发消失一样。同时,他也看到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无论是人的生老病死,还是自然界的风霜雨雪,都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因此,他感慨道: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就像这首曲子中的旋律一样,永远不会中断。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万物平等的认识。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和难能可贵。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它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人生的无常和万物的平等。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