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牛去马,运方兴兮。
天涯草昧,谁平定兮。
尽节尽忠,臣道贞兮。
一匡天下,垂令名兮。
时哉难得,秉元精兮。
【注释】
“来”和“去”:指四方的客人。
“天涯草昧”:意思是说,在茫茫的荒野里,没有谁能平定混乱的局面。
“臣道贞”:指忠诚于国家,为国尽忠。
“一匡天下”:意思是统一天下,使天下太平。
“元精”:即天地之正气。这里指帝王的正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古讽今,抒发自己政治理想未竟而怀才不遇之情。诗中以四句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描绘。
首句“来牛去马”,用牛马喻四方的来客,暗寓诗人对四方宾客的欢迎与珍视。第二句“天涯草昧”,“草昧”,原意是草木繁盛的样子,此处用以比喻乱世。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混乱局势的不满,以及希望天下太平的心愿。第三句“谁平定兮”,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渴望为国家尽忠尽职的愿望;第四句“臣道贞兮”,诗人将这种愿望进一步升华,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忠诚、为国尽忠的理想。
最后两句“一匡天下”、“垂令名”,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定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他希望能实现国家的大一统,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名字能流传千古,成为后世的典范。
全诗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