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兵擒项籍,三分割据愤曹操。
忠臣报国心无尽,肯为家贫卖宝刀。
注释如下:
- 十面埋兵擒项籍:形容用兵力极多,几乎要四面包围,最后擒获项羽。
- 三分割据愤曹操:形容用计谋分化敌人,使曹操愤怒。
- 忠臣报国心无尽:形容忠诚的大臣为国家操劳至死,永无悔悟。
- 肯为家贫卖宝刀:表示愿意为了国家的需要而放弃个人的财富和利益。
赏析:
这首诗赞扬了守边将领防守有功,边地不受侵犯,展示出一派升平景象。全诗用笔委婉,借描绘景象来显示将军防守之功,并不着眼于直接歌功颂德,把赞美之情暗含于对美景的赞扬之中。
第一句“十面埋兵擒项籍”,描述的是一幅壮阔的画面,用大量的兵力包围并最终擒获了项羽。这里使用了夸张手法,表达了对军队实力强大的赞叹。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展示了边镇的稳固和军事力量的强大。
第二句“三分割据愤曹操”,进一步描述了边镇的军事策略和智慧。这里提到的“三分割据”,指的是一种分散敌人注意力,逐个击破的策略。通过这样的策略,使得曹操感到愤怒和不满。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边镇将领的智慧和战术水平,也让读者感受到边镇将领的英勇和勇敢。
第三句“忠臣报国心无尽”,强调了忠诚的大臣为国家操劳至死的精神。这里的“无尽”表达了忠诚的深度和广度,也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
第四句“肯为家贫卖宝刀”,展现了边镇将领无私奉献的品质。他们愿意为了国家的需要而放弃个人的利益和享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家庭财产。这种精神让人感动,也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伟大和崇高。
整首诗通过对边镇将领的赞美和对他们品质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英勇、忠诚和奉献精神的敬佩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