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驱驰地,翻为讲授筵。
解鞍还作席,投辔别为弦。
远驭轻千里,空行历九天。
始知祠阙里,总胜勒燕然。

【注释】谁道驱驰地:谁曾说这里是驱驰的战场。翻为讲授筵:转眼间,这里变成了传授道理讲学的场所。解鞍还作席:卸下马鞍后,我把它当座位使用。投辔别为弦:放下马缰,另备琴瑟乐器伴奏。远驭轻千里:驾驭着骏马奔驰,可以轻易地到达千里之外。空行历九天:骑着骏马飞奔,可以穿越九天。始知祠阙里:才知道在皇宫中供奉着神灵。总胜勒燕然:比在边塞勒石刻碑更为胜出。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到京城长安后,在郊外骑马游赏的情景。首联“谁道驱驰地,翻为讲授筵”,“谁道”即“谁知”。这两句是说自己当初哪里想到竟会来到京城长安,成为皇帝的座上宾。“谁道”,是反问语。句中“谁道”二字用得十分精警,它既指自己,也指当时人。“谁道”两字下得沉重,表明了作者对于这种转变的吃惊和不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时局的不满。颔联“解鞍还作席,投辔别为弦”,写自己脱下马鞍,把马拴住,然后坐在车上,又把马辔交给仆从。这两句是说,现在自己成了皇帝座上的客人,而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时都可以驰骋于原野之上了。颈联“远驭轻千里,空行历九天”,是说,自己骑着骏马拉着车,可以轻易地奔驰在千里之外的原野上,也可以骑在马上飞奔在九天之上。尾联“始知祠阙里,总胜勒燕然”,是说,这才知道自己原来在皇宫里的庙宇里供奉着神灵,比在边疆大漠中勒石刻碑更显得有价值。全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