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江山醉不攴,先生归去自嫌迟。
寄奴蔓草无容地,悭剩黄花一雨篱。
【注释】
渊明: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典午:指南朝宋。先生:对陶渊明的尊称。归去:指辞官归家。嫌迟:自认为归去得晚。寄奴:南朝梁武帝萧衍小名。蔓草:野草。悭(qiān)剩:吝啬。雨篱:雨水打湿篱笆,指秋天。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以陶渊明和陶菊为比,赞美菊花不畏严寒、傲然开放的品格。
开头二句写陶渊明辞官归田,饮酒赏菊。“渊明采菊”是全诗的起兴之笔。“典午江山醉不支”,写他饮酒赏菊,乐而忘返。这里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句子,表现自己酒醉后仍念念不忘国事的情怀。“先生归去自嫌迟”,写他辞官归田时,感到归家时间太晚,好像有些遗憾。陶渊明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所以归隐时有“归去来兮”的感慨。
三四句写陶渊明看到菊花盛开,不禁想起古人,特别是晋末陶渊明弃官归隐,过着田园生活。陶渊明曾赋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寄奴蔓草无容地”,说那丛丛野草已经长得很高了,没有地方可容身。这两句诗是说陶渊明看到了遍地野草,不由想起了晋末陶渊明的归隐,也想到了自己归隐的时机还不太合适。“悭剩黄花一雨篱”意思是说菊花虽已开了,但雨水太多,只开了一朵花,篱笆上只有一朵菊花。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悭剩”,即吝惜、吝啬的意思。“雨篱”,是说雨打在篱笆上,把篱笆上的花朵都淋掉了。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不愿做富贵闲人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