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冠盖化秋烟,桐水祠堂尚俨然。
九鼎不留秦伏腊,一丝分得汉山川。
客星太史侵晨奏,帝榻何人昨夜眠。
弭节清江时一眺,白云何意傍楼船。
陪胡公上钓台
南阳冠盖化秋烟,桐水祠堂尚俨然。
九鼎不留秦伏腊,一丝分得汉山川。
客星太史侵晨奏,帝榻何人昨夜眠。
弭节清江时一眺,白云何意傍楼船。
译文:
陪胡公上钓台
南阳的官帽和旗帜都被秋天的烟雾所笼罩,桐水旁的祠堂依然屹立未倒。
九鼎(象征帝王权力)没有留在秦代的陵墓中,一缕缕的香烟却从汉时的山川中飘散。
太史(太史令)在清晨奏报天文星象,皇帝的龙床昨晚又有谁休息过?
我驾着马车来到清江边,时而停下眺望这座楼船。
注释:
陪:陪伴。胡公:指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张邈。钓台:山名,在今河南方城县西南。张邈曾于此隐居,后为曹操所俘,曹操请他为相,他辞不就任。这里用“钓台”来暗指张邈。
南阳冠盖(guàngǎi)化秋烟,桐水祠堂尚俨然。
南阳冠盖:指南阳的官吏。冠盖:车盖,借指官员的仪仗。化秋烟:指被秋雾所笼罩。桐水:即淮河支流桐柏河。桐柏山在南阳郡内。祠堂:指张邈的祠堂。俨然:高峻的样子。
九鼎: 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秦、汉两朝都把九鼎藏于咸阳。这里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朝的天下作为自己所有。留:存放。伏腊:伏天和冬季。
一丝:一根丝线。汉山川:指汉水。汉水发源于陕西西南部,流经陕西、湖北、湖南等地,入洞庭湖。
客星:指太史令。太史令掌管天文星历,奏事称“奏”,奏书称“章”。侵晨:侵晨,侵扰早晨。奏:奏报。
帝榻:指皇帝的床。何人:何许之人。昨夜:昨夜。眠:睡觉。
弭节:马缰绳收拢。清江:淮河的支流之一。时一眺:时时眺望。
白云:指云彩。何意:何必要这样,表示疑问。傍楼船:靠近楼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咏张邈之典,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首二句写张邈当年在南阳隐居,与曹操有过一段交情,但最终还是被俘,曹操待他并不薄。颔联是说张邈虽被俘,但他的九鼎却没有留在秦朝的陵墓中,而是留在了汉水的山川间;一缕香烟也从汉水的山川中飘出。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既写出张邈的不屈,又写出曹操的宽宏大量。尾联是说曹操的帐幕前总有一颗星在闪烁,那是谁啊?原来是太史令奏报天文星象。而那夜,曹操的床榻又有谁睡了呢?原来是太史令。这两句是说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太史令仍然为他效力。最后一句是说自己驾着马车来到清江,时时眺望那座楼船。诗人用“白云”来比喻楼船上的云彩,意思是说楼船就像白云一样漂浮不定,诗人站在楼上眺望,不知楼船上云彩为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