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下马谒荒坟,寝庙丰碑礼数存。
敢信不移钟鼎日,便忘归赐镯镂恩。
松楸永閟孤臣骨,天地长依九庙魂。
门户谁怜房杜少,守祠闻说有云孙。

【注释】

谒:拜访。肃悯公墓:杜甫在长安时,曾拜见肃宗(玄宗)的儿子李亨。肃宗即位后,追尊其为肃愍皇帝。此诗即写杜甫拜谒肃愍皇庙时的情景。

空山:指荒凉偏僻的山野。下马谒荒坟:杜甫到肃愍皇庙拜谒,在山野间下车步行。寝庙:指肃愍皇庙。丰碑:指墓碑,也泛指高耸的石碑。礼数:礼仪规矩。不移钟鼎日: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叛乱,肃愍皇庙中的神像和器物被洗劫一空。不移钟鼎日,暗指此事。便忘归赐镯镂恩:唐玄宗天宝十五载,肃愍皇庙中的神像和器物被洗劫一空,玄宗还曾下令赏赐给杜甫家以玉环等物,杜甫对此早已忘怀。松楸:松柏,这里比喻死者。永閟孤臣骨:“永”通“永”,长久;“閟”是封闭的意思。孤臣,指杜甫。松柏永閟孤臣骨,暗指杜甫死得早,未能见到肃愍皇庙重建,他的灵骨也被埋藏在山野之中。门第:家族的门第或地位。谁怜:有谁同情、怜悯。房杜:唐高宗时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云孙:指杜如晦的儿子杜审言,曾任太子少保。守祠:守孝,指守孝三年。闻说:听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初夏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杜甫因战功被封为华州司功参军,他怀着欣喜的心情去拜谒肃愍皇庙。但当他走进庙门,看到庙中破败不堪的景象时,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过去肃愍皇庙中香火鼎盛、人山人海的情景,以及自己曾经在那里拜谒过肃愍皇庙的日子,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样子。于是,他不禁感叹道:“敢信不移钟鼎日”。这句诗的意思是“不敢相信那些被洗劫一空的神像和器物竟然还能保存到今天。”而他又想到了自己当年在肃愍皇庙中所受到的恩宠和荣光,不禁感到十分惭愧。

杜甫又回忆起自己在肃愍皇庙中曾经接受过的恩惠,他写道:“便忘归赐镯镂恩”。这句诗的意思是“却已经忘记那些被赐予的玉环等贵重物品了。”因为那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

杜甫又想到了自己曾经担任过宰相的儿子房杜,他们一家都曾经得到过肃愍皇的厚爱,而现在却已经离世多年。于是他不禁感慨道:“松楸永閟孤臣骨”。这句诗的意思是“那松树和柏树永远地掩埋着我们这些孤独无依的臣子们的尸骨吧!”这里的“松楸”、“孤臣”都是用来形容死者的。

杜甫又想起了自己的家族门第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已经衰落不堪。于是他不禁感叹道:“天地长依九庙魂”。这句诗的意思是“天地间永远地守护着你们九位先人的魂魄吧!”这里的“九庙”指的是肃愍皇庙中供奉的九位先人的牌位。

这首诗通过对肃愍皇庙中的情景和历史的回顾,表达了杜甫对自己家族衰败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