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苏季子,栖棘海中洲。
矮屋茅为栋,闲曹吏似鸥。
渔竿依带绶,江草秣花骝。
恨识仇香晚,真非百里俦。
【注释】
- 崇明:古县名,今属上海市。主簿:郡县长官的佐吏,掌管文书、簿籍等事。苏季子:春秋时吴国贵族,因食邑于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而号曰延陵季子,后世称其门客为“士”。栖棘海中洲:栖息在棘树丛生的海岛上。棘树多生于海滨,此指海岛。
- 矮屋茅为栋:用茅草盖成的矮屋子,屋顶是茅草。
- 闲曹吏似鸥:闲散的官署小吏如同鸥鸟一样自在。
- 渔竿依带绶:拿着鱼竿靠在系着的绶带上。绶带,即丝带,古代官员所系之物。
- 江草秣花骝:江边野草喂着骏马。秣,喂养。
- 恨识仇香晚:悔恨当年未能及早认识你的才情。仇香,仇兆鳌《杜诗详注》引严迪昌云:“仇香,即仇兆鳌《杜诗详注》‘青蝇’诗‘恨我识君迟’之仇香。”仇香,即仇兆鳌《杜诗详注》:‘青蝇’诗‘恨我识君迟’之仇香。”
- 真非百里俦:真是比不上百里奚那样贤能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友人居处和生活情景,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和劝勉之意。
开头两句写友人居住环境的贫寒和清幽。“翩翩”二句写朋友的居处。崇明,地名,在今上海县南崇明岛上。“翩”字形容人行走时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轻盈飘逸。“苏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因封地延陵,又称延陵季子。这里借喻友人。他居住在海中孤岛,环境孤寂。“矮屋茅为栋”,说明居处的简陋;“闲曹吏似鸥”,则表明自己虽为闲散官吏,却如鸥鸟一样自在。这两句既写自己的贫贱,也表现对朋友境遇的同情。
颔联写友居的生活情景。“渔竿”句,以渔父悠然自得的神态烘托出自己悠闲自得的心情。“带绶”,指系在衣带间的丝绳,用以系佩刀剑之类。“带绶”句,言手持长竿,身依丝绶,意在钓取高远。“江草”句,言在江边野草中喂马。“秣”,“饲也。”马吃江草,表示主人不拘俗礼,与自然亲近;又言江水清澈,马儿饮水必肥壮。这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
颈联进一步描写友情。“恨”字点明诗人内心的遗憾:早遇贤人。“仇香”是说诗人曾与友人有过深厚的交往,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疏远了,现在又重逢,所以十分怀念;又因为当初未能及早认识到友人的才华,感到十分惭愧。“真非百里俦”,是说自己与百里奚相差太远;百里奚是虞国贤臣,被秦国俘虏,后成为秦穆公的重臣。“真”字强调了两人的天壤之别。
尾联写诗人对好友的劝勉。“真不是百里俦”,是诗人对自己过去不能识别贤才的自责;“真非百里俦”,则是希望朋友不要因暂时的处境不佳而灰心丧气,要有信心。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对居处、生活、交往和交往态度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全诗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