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坐冰壶,风流宛自都。
主尊开凿落,客剑佩昆吾。
秋树侵孤驿,斜阳截半湖。
凭高双醉眼,一鸟去来无。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作者任台州刺史期间,其时作者在范司马十洲阁宴集。全诗前四句写宴会情景,中间四句写宴席间所赠之剑,最后四句写宴罢归程的情景。
首联“尽日坐冰壶,风流宛自都”,意为:整日在冰壶中坐着,风流自然流露无遗,都是都城洛阳的风采。这里诗人运用了“冰壶”这一意象,以冰壶喻人,暗指自己如冰壶一样清高绝俗,不为世俗所累。
颔联“主尊开凿落,客剑佩昆吾”,意为:主人尊贵无比,如同开凿的冰壶,客人手持宝剑,佩带着昆吾之剑。这两句既写主人的高贵和宾客的威武,又写主人对宾客的礼遇,体现了宴会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宾客的尊重。
颈联“秋树侵孤驿,斜阳截半湖”,意为:秋天的树林渐渐侵染着孤零零的驿站,斜阳映照着湖泊的一半。这里通过描写秋树、孤站、斜阳、湖泊等景物,营造一种宁静、肃穆的气氛。
尾联“凭高双醉眼,一鸟去来无”,意为:倚着高楼双眼迷蒙,只见一只飞鸟来来往往,没有停留。这里诗人用“双醉眼”形容自己陶醉于宴会之中,用“一鸟去来无”来形容宴会结束后,鸟儿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宴会上的景象和气氛。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宴会上的宾主双方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首联以冰壶喻人,表明自己高洁清雅的品格;颔联写主人与宾客的交往场面,既表现出主人的宽厚,也表现了宾客的威仪;颈联写景,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尾联则以飞鸟为喻,抒发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答案】
七月晦夕集范司马十洲阁分吾字
尽日坐冰壶,风流宛自都。
主尊开凿落,客剑佩昆吾。
秋树侵孤驿,斜阳截半湖。
一鸟去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