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风神三十年,入门相对各苍然。
藤蓑一枕忘余老,竹简千秋独尔传。
壮日襟期曾许国,浮云世路总关天。
丈人才力犹雄否,早晚徵书出御筵。

【注释】

金省吾:作者友人。中丞:官名,御史中承,掌监察御史之职。年兄:对兄长的尊称。当湖:指太湖。感旧述怀:表达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和思念。二首其一:诗的第一首。顾我当湖:回头看太湖。感旧述怀:表达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和思念。风神:风采、神采。三十年:三十年前,即作者年轻时。藤蓑一枕忘余老:以藤制的蓑衣盖在头上,忘却了人的年龄衰老。竹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片,也泛指书籍。千秋:千年之后。壮日:壮年之时。襟期:胸怀抱负。许国:为国家效力。浮云世路总关天:世俗的纷扰如同天上的浮云,总与自己无关。丈人才力犹雄否,早晚徵书出御筵:你(指诗人)的才智是否依然如雄健之士?什么时候能被征用为朝廷的官员?出御筵:进入朝廷。【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金省吾生日时写给他的祝寿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金省吾的赞美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为国效力而感到遗憾的无奈和惆怅。

开头两句“不见风神三十年,入门相对各苍然”,诗人回忆起两人相识的情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他们分别后,彼此都老了,相见时都显得有些苍老。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流逝来突出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金省吾的深情厚意。

接下来两句“藤蓑一枕忘余老,竹简千秋独尔传”,诗人用藤制蓑衣和古籍作为比喻,表达了他对金省吾才华的赞赏和怀念。他用藤蓑一枕来比喻金省吾的智慧和才能,如同一枕间就能忘却岁月的风尘;用竹简千秋来比喻金省吾的著作传世千古,无人能及。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金省吾的敬仰之情,又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的惋惜。

中间两联“壮日襟期曾许国,浮云世路总关天”,诗人回顾了自己年轻时的抱负和理想。他曾经立志要为国家效力,但世事纷扰,总是与自己的抱负相背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尾联“丈人才力犹雄否,早晚徵书出御筵”,诗人再次询问金省吾的情况,希望他能早日获得朝廷的青睐,实现自己的抱负。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之情,又寄托了自己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回忆、抒情和议论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才华未得施展的无奈和失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