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指下语铮铮,似背残灯对月明。
夜半十年心上事,沾裳争奈子弦声。
【注释】
铮铮:琴声铿锵有力。子弦:指琴弦。沾裳:衣服上溅有泪滴。争奈:无可奈何。
【赏析】
《听弦者》,唐代诗人李颀作。这是一首写听琴的诗,是一首很美的诗,其艺术成就也很高。全诗用比兴手法,将听琴人的心理与音乐形象结合起来,把听琴人的喜怒哀乐,通过音乐传达出来,使诗歌具有一种含蓄的美、隽永的美。
第一句说“忽听指下语铮铮”,是讲听琴时的感受。“铮铮”二字,形容琴声铿锵有如金石交响,十分悦耳。这一句是讲在听琴的过程中,突然听到了琴声,而且觉得琴声特别悦耳动听,于是情不自禁地想进一步了解是什么人在弹琴,但却又不敢去看,生怕看到那个人。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忽闻弦响”,说明琴声突然响起,而“忽听”又表明自己听到琴声后,还来不及去细听,就急忙想弄清是谁在弹琴。这种急不可待的心情,正体现了“听弦者”急于想知道弹琴者的身份这一心理活动。
第二句说“似背残灯对月明”。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弹琴的人是在夜晚弹琴,而且弹得非常投入、非常认真。因为只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容易集中精神于琴音之上,才会使琴音更加优美感人。而当一个人在月光下弹奏琴曲时,那琴音更是显得格外美妙,令人陶醉。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听琴时的环境和气氛,而且也表达了弹琴者的情感和心态。他既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琴声,又害怕有人看到他在弹琴的样子,因此只能偷偷地弹琴。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
第三句是说“夜半十年心上事,沾裳争奈子弦声”。这里的“十年”指的是弹琴的时间,即弹琴者弹琴的时间长达十年。而“心上事”则是指弹琴者心中的心事。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听了这十年的心上之事,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那琴声所感动。而当听到那优美的琴声时,却不禁泪如雨下,泪水洒落在衣襟上。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弹琴者的高尚情操,又表现出听琴者对这位弹琴者的敬佩之情。
这首小诗以比兴手法,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夜深人静之时,有一位弹琴者悄悄地坐在窗前,对着明亮的月亮,弹奏着美妙的琴声。那琴声仿佛诉说着十年来内心的心事,使人听了之后不禁为之感动而落泪。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写得十分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