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露柳枝黄,相送河桥绿满觞。
北极久占卿士月,南天暂借使君霜。
帆前雁叫过彭蠡,江上鱼肥到武昌。
况是古来春雪地,和歌知尔兴偏长。
【注释】
黄履常赴楚任:黄履常,即黄庭坚之弟黄履,字次翁。苏轼《答黄次翁书》云:“次翁与仆同生,同乡而别,相别于江上,今又别于江中。” 楚,指湖北一带。 河桥,汉水渡口,在河南邓州。 月,指月亮。 使君,指地方长官。 彭蠡,即鄱阳湖。 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古来春雪地:指江南。 和歌,即歌词,指诗词。
【译文】
桃花红柳枝黄,相送河边绿满觞。
北极占尽卿士月,南天暂借使君霜。
帆前雁叫过彭蠡,江上鱼肥到武昌。
况是古来春雪地,和歌知己兴偏长。
【赏析】
这首诗为送别之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意境优美,情调悲凉,语言流畅自然。
“桃花红露柳枝黄,相送河桥绿满觞。”首联起笔点明时令,桃花红了,柳絮黄了,春意正浓。这两句写春花烂漫、芳草萋萋的景色,烘托出诗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相送”,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河桥”,指汉水渡口,在河南省邓县。“绿满觞”是说酒器被春色染满了绿色。
“北极久占卿士月,南天暂借使君霜。”颔联写诗人的祝愿和惜别。“北极”,指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高悬天上能长久地照耀人间。“卿士”,指朝廷大臣。“使君”指地方长官。诗人希望黄履常像北极星一样,永远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也希望他暂时借用自己的名声,去造福南天的百姓。“占”“借”二字用得很妙,既表达了诗人对黄履常的殷切期望,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帆前雁叫过彭蠡,江上鱼肥到武昌。”颈联写别后的想象。诗人想象黄履常乘着船只顺风破浪,飞越大海,越过长江,经过彭蠡湖畔,来到武昌城下。此时正是春天,江上的鱼儿肥大鲜美,正好可以品尝。“过彭”,指从江西九江到湖北武昌。“鱼肥”,指鱼肉鲜美。“武昌”就是今湖北鄂城县。
“况是古来春雪地,和歌知己兴偏长。”尾联抒发感慨。“和歌”,指诗歌创作。末两句说,何况这是自古以来的春雪之地,我和你共同创作的诗歌,定会传诵千古。言下之意,你虽然暂时去南方任职,但两地的友情不会因此而淡漠。
此诗以景入情、以情融景,写得委婉含蓄,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全诗虽无一字道别,却处处关合离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