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千艘逐浪花,离篷相率叹无家。
登坛宿将思王剪,吊古名文忆李华。
兵到八公疑草木,糈行千里掷泥沙。
羁栖赖有中黄檄,细柳深营自禁哗。

【注释】

眼底千艘逐浪花:眼前景是许多船只在海上随波逐流。

离篷相率叹无家:船帆被风吹得鼓胀,船夫们只好各自感叹没有家。

登坛宿将思王剪:登上军帐,那些曾担任过军事统帅的老将怀念着君王用兵如神的英明。

吊古名文忆李华:凭吊古代战争留下的遗迹,思念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李华。

八公疑草木: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有八个仙人来献玉圭给周武王,周武王用玉圭砍伐纣王,纣王逃至鹿台自焚而死。这里指周朝的灭亡。

糈(xǔ)行千里掷泥沙:祭祀用的精米撒向远方,却只落得一身尘土。比喻战乱带来的灾难。

羁栖赖有中黄檄:羁旅漂泊,幸亏得到朝廷的征召令。

细柳深营自禁哗:在细柳营驻扎,自然不会发生哗变之事。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诗人任陈州刺史、检校工部尚书期间。诗以“即事”开头,点明题意,接着描绘一幅海景图:“眼底千艘逐浪花”,船儿在海上随风飘荡,好像随时都可能被浪花打翻;“离篷相率叹无家”,由于海上风浪太大,船上的人都相互安慰说,我们没有家了!“登坛宿将思王翦,吊古名文忆李华。”登上军营高高的台阶,想起昔日的将领李信和李华,他们都曾为国立功,如今已作古,只有他们的功绩还留在人们的心中。“兵到八公疑草木,糈(xǔ)行千里掷泥沙。”军队开到八公山一带,草木丛生的地方,士兵们都怀疑是山林地带;军队行军千里,粮食供应不足,只能把精米撒在地上当干粮。“羁栖赖有中黄檄,细柳深营自禁哗。”虽然身在异乡,但朝廷的征召令让我有了归依感,在军营里也就不会发生骚乱了。这首诗通过眼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