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三月是花天,日泊门前载酒船。
朝雨忽闻啼布谷,独开桑牖课春田。
【注释】
江州:指江西。三月:这里泛指春天。花天:花开如锦的时节。载:摆,系。日泊:太阳落山的时候。王汝文宅:诗人的住宅。桑牖:用桑木做的窗子,这里借指简陋的生活条件。课春田:教学生春耕。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被贬江州期间。首联写自己居住在江州时,正是“春日过王汝文宅”的季节;颔联写诗人在江州,日暮时分,在门前停泊了一只载满美酒的船,观赏着满天飞舞的花絮;颈联是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自然流露,他看到布谷鸟在雨中啼叫,便想到春天到了,于是打开窗户,教学生春耕播种;尾联写自己虽身居江州却心怀故国之情,依然怀念故乡和朝廷。
这首诗描写了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三月里的美丽风景和自己的愉快心情。
前两句先点出时间地点,接着写江州的三月风光。“江州”,指江西。这个地点是当时作者流放地,也是作者诗歌创作的地方。“三月”,“花天”。江州地处江南,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春天,所以说“是花天”。“日泊”二字交代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和时间:“日泊”,即白天停船靠岸的意思。这两句从大处着眼,描绘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面,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
“朝雨”两句,写春雨过后,布谷鸣叫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朝雨”、“啼”,说明是清晨下雨,雨声很大,所以布谷鸟才会啼个不停。“独开桑牖”一句中的“独开”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苦闷之情。因为身处僻远之地,没有朋友相伴,只有自己一人面对窗外的景色,所以感到孤独、寂寞。“桑牖”指的是以桑木为框子的窗户,这里用来象征简陋的生活环境。“独”字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辛酸。
最后两句“独开桑牖课春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春天是播种的好时机,诗人想通过亲自教学生春田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课”字表明这是一次劳动,而劳动的过程又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可以使人得到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