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潜湘浦岸,兼慕武陵源。
独造非无兴,成蹊本不言。
七贤应共逸,三士竟何冤。
物态依行色,羁栖想故园。

注释:

旧潜湘浦岸,兼慕武陵源。

独造非无兴,成蹊本不言。

七贤应共逸,三士竟何冤。

物态依行色,羁栖想故园。

译文:

我曾在湘江的岸边隐居,也向往过武陵源的风光。

独自造访并非没有兴趣,留下足迹本不需要说话。

像竹林七贤那样追求自由的人应当一起逍遥,像屈原、贾谊、李斯那样的忠臣为何遭受冤枉。

万物的形态随着环境而改变,我思念着故乡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途中所作,描绘了他对湘江和武陵风光的热爱,以及他对这些美好景色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那些被冤枉的人的同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首联:“旧潜湘浦岸,兼慕武陵源。”意思是说,我曾经在湘江边隐居,也曾向往武陵的风光。这里的“旧潜”指的是过去隐居的生活,“兼慕”则表示对两种不同风光的向往。

颔联:“独造非无兴,成蹊本不言。”意思是说,虽然我一个人造访,但我并不觉得无聊,留下足迹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里的“独造”指的是独自一人造访,“成蹊”是指踩出了一条小道,“不言”则是表示留下足迹并不是为了炫耀或说明什么。

颈联:“七贤应共逸,三士竟何冤。”意思是说,像我这样的竹隐之士应该与他们一样追求自由,而那些被冤枉的人又有什么冤屈呢?这里的“七贤”指的是古代七位隐士,他们都是追求自由的人,而“三士”则是指屈原、贾谊、李斯等忠臣。

尾联:“物态依行色,羁栖想故园。”意思是说,万物的形态都随着环境而改变,而我思念着故乡的景色。这里的“物态”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行色”则是指人的行为和神色,“羁栖”则是形容一个人被囚禁在一个地方,无法自由地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