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弃名何赖,才高世总违。
著书唯木榻,远害独荷衣。
游夏辞难赞,渔樵迹近微。
时能共童冠,溪上咏而归。

释义:

身弃名何赖,才高世总违。

著书唯木榻,远害独荷衣。

游夏辞难赞,渔樵迹近微。

时能共童冠,溪上咏而归。

注释:

  1. 身弃名何赖:身弃,指失去地位、名誉;赖,依赖。意思是说,即使失去了名声地位,也无关紧要,因为自己的才能很高。
  2. 才高世总违:才高,指才能卓越;世间,指世人或社会;违,违背,不相符。意味着虽然才华出众,但往往与社会主流相悖。
  3. 著书唯木榻:著书,指写作书籍;木榻,指简陋的床铺。表示写作书籍的环境非常简朴。
  4. 远害独荷衣:远害,远离祸患;荷衣,披着衣服。形容独自承受灾难和困苦。
  5. 游夏辞难赞:游夏,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辞难赞,指拒绝赞美。表示不愿意迎合他人的观点和赞美。
  6. 渔樵迹近微:渔樵,指渔夫和樵夫,都是古代隐居生活的象征;迹近微,指行踪接近卑微。表示隐居生活的平凡和低调。
  7. 时能共童冠:时能,指随时能够做到;童冠,指少年时期。表示随时都能与孩子们一起玩耍。
  8. 溪上咏而归:溪上,指山间的小溪;咏,吟咏;归,回家。表示在小溪边吟咏诗歌后回到家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和思考。诗中写道“身弃名何赖,才高世总违”,意思是说即使失去了名誉地位,也无所谓,因为自己的才能很高。然而,“著书唯木榻,远害独荷衣”,却表现出诗人在写作书籍时环境的艰苦,以及他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又不愿迎合世俗的眼光。
    “游夏辞难赞,渔樵迹近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他不追求表面的赞誉和地位,而是选择过隐居的生活,远离尘嚣。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时能共童冠,溪上咏而归”两句诗展现了诗人与孩子们共同玩耍的快乐时光。这种快乐来自于简单和纯真的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溪上咏而归”一句还透露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即使在回家的路上也在吟咏诗歌,显示了他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名利的不屑一顾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简单幸福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