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郢中客,销魂泽畔吟。
久捐和氏宝,且伏直生金。
君勿忧多口,人当谅此心。
行经武夷下,须上最高岑。
【注】郢中:指楚国都城中的郢地,这里泛指京城。
【赏析】《送戴中丞归》是一首七言律诗。首二句写送别之情。第三四句,以“君”代中丞,表明自己虽为一介布衣,但并非无足轻重,希望他不要忧虑多嘴,要体谅自己的心意。第五六句,点明此行的目的地是武夷山,第六句暗用典故。《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战国时秦相范雎因遭诬陷被逐,改名张禄逃至魏国,魏王派犀首(即魏无忌)去请范雎。范雎不愿见魏王,就隐居在蔡泽家中,并给蔡泽写信,说:“君何不早具臣之服,身来束席而受罪于门下?今君将假梁以为宫,果何面目以见臣乎?”后来,蔡泽到秦国拜见范雎,范雎说:“君何不知时也!夫随和之从,羽毛生于腐也。”《吕氏春秋·慎大览》载:鲁国有位叫季平子的大夫,家有直千金之璧,他多次把璧拿给孔子看,孔子却不肯收。孔子对弟子们说:“我听说清贫而不贪财的人,可以免于危难;廉洁而不损人利己的人,可以免于耻辱;能礼贤下士而不嫉妒别人的人,可以免于灾患。”这两句就是借范雎与蔡泽、季平子的事来表达诗人的心愿:你应像范雎那样洁身自好;你不应像蔡泽那样不念旧情;你更不应像季平子那样贪财无度。最后一句,点题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