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食美刍豢,䲭鸢甘臭陈。
西子岂不都,鱼鸟不见亲。
万类殊所嗜,物岂慕非伦。
箕毕各有好,况此世上群。
情欲孰为正,参差何可均。
黜智任自然,悠悠葆天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咏怀诗》中的第十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民食美刍豢,䲭鸢甘臭陈。(译文:人们食用美味的肉和饲料,野鸡也喜欢陈年的腐肉。)注释:这里描述了人们对美食的偏爱,以及野鸟对食物的喜好。
西子岂不都,鱼鸟不见亲。(译文:西施难道就不美丽了吗?鱼儿鸟儿都看不到她的亲近。)注释:诗人用“西子”指代美女,这里的“西子”并不是特指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泛指所有美丽的女子,而“鱼鸟不见亲”则是说这些美丽的女子并没有得到鱼儿鸟雀的青睐。
万类殊所嗜,物岂慕非伦。(译文:各种动物都有各自喜爱的口味,事物怎么会羡慕不是同类的呢?)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识,认为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喜好,不会因为其他生物的不同而羡慕或者反感。
箕毕各有好,况此世上群。(译文:北斗七星各有自己的优点,何况是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生物呢?)注释:这里提到了“箕”“毕”两个星座,它们各自有独特的特征,诗人通过比喻来说明世界上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
情欲孰为正,参差何可均。(译文:情欲究竟是正当的吗?事物的多样性怎么能平等对待呢?)注释: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情欲是否是正当的,以及如何对待世间万物的差异。
黜智任自然,悠悠葆天真。(译文:摒弃智慧去顺应自然,保持纯真无邪的心态。)注释:诗人认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保持纯真的心态。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们对于美食的喜好、鱼儿鸟雀对不同食物的态度,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的特点,反映了诗人对于世界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诗人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摒弃过度的智慧,保持一颗纯真无邪的心。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