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晦迹卧林扃,太史应占处士星。
十亩桑榆闲暮景,一蓑烟雨钓寒汀。
遗安已得庞公计,传后无烦韦氏经。
欲挹高风何处问,兰陵冢上有新铭。

【注释】

晦迹:隐居不出。太史应占处士星:太史公司马迁有《史记》一书,其中记载了孔子、老子等人的事迹,而孔子是鲁国人,老子是关东人,所以太史应占处士星,即指孔子和老子都是处士。十亩桑榆闲暮景:意思是说在桑林和榆林之间,我悠然自得地度过我的晚年生活(桑榆,桑树榆树之总称,此处泛指田园风光)。一蓑烟雨钓寒汀:意思是说披一蓑衣,冒着细雨到冷清的沙洲上垂钓。遗安:遗民,指流离失所的人。庞公:东汉名臣庞德公,隐居不仕,后世尊称他为庞公。韦氏经:指韦固,字子文,唐代宰相,他曾任相四十多年,但始终不居要职。传后:传家。高风:高尚的品格。兰陵冢上:兰陵是春秋时鲁国都城的名称,冢上就是墓上;兰陵冢上新铭:指墓上的石碑上刻着新铭文。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隐者之作。诗中赞美了这位吴姓隐者的高尚品德以及他在世时和身后的名声。

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平生晦迹卧林扃”,写隐者一生隐居山林,与世无争,其人品高洁。第二层“太史应占处士星”,写诗人认为隐者是当世的孔子和老子,是高人隐士。第三层“十亩桑榆闲暮景,一蓑烟雨钓寒汀”,写隐者在闲逸之中仍不忘济世安民的志愿,并表示出自己对隐者这种崇高品格的钦敬。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位隐者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