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已飞去,空馀黄鹄山。
只今几千载,黄鹄当来还。
美人云霄士,托迹兹山里。
山房卧白云,丹诏忽徵起。
典仪侍亲王,朱邸参鹓行。
自公每退食,山中恣翱翔。
天空月明后,凉意满窗牖。
风生万壑哀,黄鹄知来否。
狂歌招黄鹄,却上黄鹤楼。
长江一万里,流到武昌秋。
仙人子安辈,玉节降瑶台。
不骑黄鹤下,定跨黄鹄来。
我将从子去,附翼紫清表。
追随黄鹄游,俯瞰三山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萧彦敬所作的,描写了黄鹄山房的壮丽景色和主人高雅的品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深深的敬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首

黄鹄已飞去,空馀黄鹄山。
“黄鹄”指代诗人的朋友。“黄鹄山”即指诗人的朋友所在的黄鹄山。这里用“黄鹄”比喻朋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

只今几千载,黄鹄当来还。
“只今几千载”表示时间之长,几经千年。“黄鹄当来还”表达了诗人期待朋友再次到来的愿望。这里的“还”字有多重含义,既指回归故土,也暗示着友情的延续。

第三首

美人云霄士,托迹兹山里。
“美人”指代诗人的朋友。“云霄士”表示在云端的高人,这里比喻朋友的品德高尚。“托迹兹山里”表达了诗人朋友在黄鹄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

第四首

山房卧白云,丹诏忽徵起。
“山房”指的是诗人的住所。“卧白云”形容房屋周围的自然环境。“丹诏忽徵起”表示皇帝的诏书忽然下来召见。这里表达了诗人被皇帝召见的情景。

第五首

典仪侍亲王,朱邸参鹓行。
“典仪”指的是官员。“侍亲王”表示为亲王服务。“朱邸”指的是红色的官邸。“参鹓行”表示在朝廷中参与讨论。这里描述了诗人为亲王服务的情境。

第六首

自公每退食,山中恣翱翔。
“自公”指的是诗人自己。“退食”表示吃完饭后休息。“山中恣翱翔”表示在山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里表达了诗人在山上的生活状态。

第七首

天空月明后,凉意满窗牖。
“天空”表示天空明亮。“月明后”表示月亮明亮。“凉意满窗牖”表示夜晚的凉爽气氛充满整个房间。这里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中的美景。

第八首

风生万壑哀,黄鹄知来否。
“风生万壑哀”表示风吹过山谷的声音让人感到悲伤。“黄鹄知来否”表示黄鹄是否知道何时会回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黄鹄的思念之情。

第九首

狂歌招黄鹄,却上黄鹤楼。
“狂歌”表示大声歌唱。“黄鹄”指代诗人的朋友。“黄鹤楼”是古代著名的楼名,这里借指诗人的居所。“却上黄鹤楼”表示诗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居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

第十首

长江一万里,流到武昌秋。
“长江”指的是大江。“一万里”表示长江的长度很长。“流到武昌秋”表示长江流经武昌地区进入秋天。这里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色。

第十一首

仙人子安辈,玉节降瑶台。
“仙人”指代神仙。“子安辈”是诗人的朋友。“玉节降瑶台”表示神仙降临到华丽的平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第十二首

不骑黄鹤下,定跨黄鹄来。
“不骑黄鹤下”表示不去骑乘黄鹤鸟。“定跨黄鹄来”表示肯定会骑马黄鹄鸟前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邀请之意。

第十三首

我将从子去,附翼紫清表。
“我”指的是诗人自己。“从子去”表示跟随您而去。“附翼紫清表”表示像鸟儿一样依附在紫微星旁边飞翔。这里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表达。

第十四首

追随黄鹄游,俯瞰三山小。
“追随”表示跟随。“黄鹄游”指的是跟黄鹄一起游玩。“三山小”表示三座山峰很渺小。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萧彦敬创作的一首赠别诗,全诗以黄鹄山房为背景,通过对山水、明月、清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表达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