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珠在赤水,象罔乃得之。
孰能解其韬,澹然入无思。
和气一以摄,神明将自来。
谈天不为高,履地不为卑。
冥冥而昭昭,至精良在兹。

【注释】

  1. 玄珠:道家称元神为“玄珠”,此指元神。赤水:传说中的地名,在今四川宜宾县东南。象罔:古神兽名,传说中其形似虎而能飞,见之则国亡,见之者必死。得之:即“取之”的意思,意为获得“玄珠”。
  2. 孰能解其韬:谁能解开它的神秘。韬:指藏于内的机密、秘密。
  3. 澹然:形容心志清远淡泊的样子,恬静无欲的状态。
  4. 和气一以摄:和谐之气可以包容一切。
  5. 神明将自来:神灵的意旨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临。
  6. 谈天不为高:谈论天文星宿并不自以为高深。
  7. 履地不为卑:行走在大地上并不觉得卑微。
  8. 冥冥:深远广大。昭昭:明显、明白。
  9. 至精:最高的精微之处。

【译文】
玄珠藏在赤水中,只有象罔才能得到它。谁能解开它的奥秘?心如止水般恬淡,进入虚无的境界。调和的气息包容万物,神灵的意旨自然降临。谈论天文星宿不以为高,行走大地不觉得卑微。深邃广博而明朗清晰,最高的精微之处就在其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道家修炼的诗篇。首句写道家所说的“玄珠”隐藏在赤水中,只有象罔(一种神兽)才能得到它。第二句写谁能理解这种玄妙的玄机呢?三、四两句描写了悟道后的心态,就是心无杂念,恬淡寡欲,心境宁静,达到“澹然入无思”的境地。五、六两句说调和的气息包容万物,神灵的意旨自然降临,是说有了这种心态后,就能领悟到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奥妙。七、八两句写对天地的态度,认为谈论天文星宿并不自以为高深,行走大地不觉得卑微。最后两句描绘了玄妙境界的深远广大和明朗清晰,最高的精微之处就在其中。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修炼成道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道家思想的核心——顺应自然,追求精神的超脱与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