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涉是非,水屋掩柴扉。
俯槛池鱼跃,开门野鹭飞。
松花酿腊酒,荷叶补秋衣。
向晚看山去,孤筇步落晖。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乐轩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1. 无心涉是非,水屋掩柴扉: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态。”无心涉是非”意味着作者对于外界的纷争和议论并不关心,他选择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即“水屋”,一个与水面相邻的小屋,它被树木遮掩,显得宁静而神秘。”水屋掩柴扉”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暗示着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

  2. 俯槛池鱼跃,开门野鹭飞: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向了室外,观察到了池塘中游动的鱼儿和门外飞翔的野鹭。这些生动的场景反映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心境的开阔。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野鹭在空中翱翔,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它们的存在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自然的魅力。

  3. 松花酿腊酒,荷叶补秋衣: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自制腊酒和修补秋衣的情景。”松花酿腊酒”指的是利用松花酿造的酒,这种酒可能具有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而”荷叶补秋衣”则展示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用荷叶来修补破损的衣服,这种自给自足的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依赖。

  4. 向晚看山去,孤筇步落晖:最后两句诗展现了作者离开屋子,向着山的方向行走,欣赏落日余晖的场景。”向晚看山去”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而”孤筇步落晖”则通过”筇”这个词汇,描绘了一种独自徒步登山的情景。这里的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开始,而作者在此刻感受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清乐轩中的日常生活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诗意,无论是宁静的水屋、活泼的鱼儿还是悠闲的野鹭,都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的关键词“水屋”、“柴扉”、“松花”、“荷叶”等都具有浓厚的意象色彩,使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内涵。此外,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赏,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