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得幽居趣,悬车却悔迟。
款山低作槛,畎水曲通池。
步月相携处,观云独坐时。
悠然沂上乐,点后少人知。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为第一联,写诗人的居所和闲情逸致;后四句为第二联,以观云独坐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首联写居处幽深,“剩得幽居趣”点明题旨,表达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次联写在山脚下筑一低矮的小楼,与山水相融,“款山”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山脚下筑小楼的情景。颔联写“畎水”流过小楼,“曲通池”写出了小楼的布局巧妙,与山水相连。颈联写在月下漫步,“步月相携”,可见两人关系亲近。尾联写独自坐在高处观看云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清高。
【答案】
(1)注释:
①东冈:即东冈山。《晋书·殷浩传》载:“浩尝登北高峰,临江流,往反二三次。每闻水手唱:‘大江何涛涛’……慨然叹息曰:‘名王公竟复如此!’乃据胡床吟咏,遂成《登北高峰》诗。”后因以指隐居之处。②悬车:即解官归隐。③款(kūn)山:低低地建一座小亭子,作为观景之所。④畎(quǎn)水:即曲水流觞之水。⑤沂:地名,在今山东临沂县西南。⑥点后:后来。⑦悠然:自得的样子。⑧沂上:指沂山之上。⑨点后少人知:意谓只有少数人知道。⑩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为第一联,写诗人的居处幽深,“剩得幽居趣,悬车却悔迟”点明题旨,表达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次联写在山脚下筑一低矮的小楼,与山水相融,“款山”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山脚下筑小楼的情景。颔联写“畎水”流过小楼,“曲通池”写出了小楼的布局巧妙,与山水相连。颈联写在月下漫步,“步月相携”,可见两人关系亲近。尾联写独自坐在高处观看云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清高。
译文:
我住的地方非常幽静,可惜我当初没有早些辞官归隐。
我在山脚下建了一低矮小楼,与山水相融成为一处美景。
“畎水”从山下流过小楼,“曲通池”,小楼布局巧妙。
我曾在月光下和友人散步,也曾独自坐在高处观看云景。
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只有少数人能懂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