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书一纸墨淋漓,同向彤廷舞蹈时。
实录两朝无字愧,高名四海是人知。
东山强为君恩起,南国多因母老移。
门对钟峰无一事,日高睡起好题诗。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要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诗是送别诗,全诗四联,每联都写离别之情。第一联写学士赴任南京,满纸诏书,充满喜悦之意;第二联写学士两朝实录无愧于心,其声名远播四海;第三联写学士为报母恩,东山再起,而南国因母老,不得不离去;第四联写学士门对钟峰,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日高睡起好题诗。“除书一纸墨淋漓”意思是“学士的任命文书上,满满的都是墨迹”。张廷祥在《送张学士廷祥之南京》这首诗中,用“除书一纸墨淋漓”来描绘学士受命去南京赴任的情景。“同向彤庭舞蹈时”意思是“一同前往皇宫歌舞庆祝的时刻”。学士受命赴任,自然要歌舞庆贺一番。“实录两朝无字愧”,意思是“两朝实录,没有一字可以惭愧的”。“实录”指史官所记,这里指两朝实录。学士赴任前,有感于自己两朝实录,心中不免有些愧疚。“高名四海是人知”,意思是“高名声传遍天下,人们都知道”。学士赴任,自然会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人之常情。“东山强为君恩起”意思是“在东山上勉强为皇上报答恩情”。张廷祥被皇帝召见并拜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这自然是他莫大的荣誉和荣耀,也是他的荣幸。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而是谦虚谨慎,勤勉努力,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南国多因母老移”,意思是“由于母亲年老需要照顾,我只好离开南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他深知母亲年事已高,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因此,他决定离开南国,以便更好地照顾母亲。“门对钟峰无一事,日高睡起好题诗”意思是“我家门前对着钟峰,没有什么可做的,到了日高才起床好题诗”。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勤奋好学的品质。他虽然已经离家多年,但仍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每天早晨起来,他会花时间读书写字,以充实自己。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尽管他已经离开了家乡,但仍然怀念着那里的山水风光和亲人朋友。同时,他也为自己能够有机会再次回到家乡而感到庆幸和珍惜。综上所述,此题的解题思路如下:首先阅读诗歌,理解诗意和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对应诗句进行赏析;最后总结全文大意和主题。
【答案】
(1)译文:学士的任命文书上,满满的都是墨迹。
(2)译文:两朝实录,没有一字可以惭愧的。
(3)译文:在东山上勉强为皇上报答恩情。
(4)译文:由于母亲年老需要照顾,我只好离开南国。
(5)译文:我家门前对着钟峰,没有什么可做的,到了日高才起床好题诗。
赏析:全诗写学士赴任南京,满纸诏书,充满喜悦之意;学士两朝实录,没有一字可以惭愧的;学士为报母恩,东山再起,而南国因母老,不得不离去;学士门对钟峰,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日高睡起好题诗。
注释:除书一纸:任命书,满纸都是文字。
两朝实录:指两朝的实录。实录是古代一种编年体的史书体裁,主要记载帝王言行和重大事件。无字愧:没有遗憾,没有愧疚。两朝实录,没有一字可以惭愧的。
东山:指东边的高山或隐居之地。是李白自称的别号之一。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
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