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句年来无一长,日携白集嗅馀香。
一篇自可读几过,诸格今仍得未尝。
当日秦吟能伏李,后来昆体漫称杨。
平生却怪韩员外,只识张家奉礼郎。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其一》是明代王鏊创作的一首诗,通过赞美诗人的诗歌才能,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诗人才华的认可。

诗的第一句“觅句年来无一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上没有取得任何成就,这既是对自己的批评也是对自己努力的鞭策。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和不懈追求。

第二句“日携白集嗅馀香”,描绘了诗人每日研读白集的情景,嗅着白集的香气仿佛能感受到作者的才华与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诗人通过这样的动作,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虔诚和尊重。

第三句“一篇自可读几过”,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作品的高度评价,认为每篇作品都值得反复阅读。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第四句“诸格今仍得未尝”,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诗歌形式和技巧的追求。他认为自己在诗歌的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和技巧,从未停止过学习和探索。

最后一句“当日秦吟能伏李,后来昆体漫称杨”,通过对比诗人与前人的成就,展示了诗人对前人诗歌成就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诗歌创作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对诗歌形式的追求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才华和魅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