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盆若个便为池,玉花亭亭有一枝。
不以格高知者少,幸因开晚谢还迟。
庭前晓日自相媚,江上秋风空尔为。
我欲举杯同此赏,天高露下月明时。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修书馆秋晚白莲一朵忽开”:
- 注释:在秋季的晚上,修书馆中的白莲突然盛开。
-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修书馆中的景象,白莲在秋风中突然绽放,给人一种意外的美。这种突如其来的美,也让人联想到了生活的某种变化和惊喜。
- “埋盆若个便为池,玉花亭亭有一枝”:
- 注释:如果将一个小盆埋在土里就能成为池塘,那么这朵荷花就像是池塘里的一枝玉花一样亭亭玉立。
-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通过比喻,诗人将荷花比作池塘中的玉花,既表现了荷花的纯洁高雅,又突出了其亭亭玉立的姿态。这种形象的描写,使得荷花显得更加生动可爱。
- “不以格高知者少,幸因开晚谢还迟”:
- 注释:即使荷花的品格高尚,但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幸运的是,它的开花时间较晚,因此人们欣赏它的机会更多,谢得相对较慢。
- 赏析:这里的“知者”是指懂得欣赏荷花的人。诗人用“不以格高知者少”来形容荷花虽然品格高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到它的美。而“幸因开晚谢还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他希望荷花能够开得稍晚一些,以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的美丽。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期待,也增添了诗句的艺术韵味。
- “庭前晓日自相媚,江上秋风空尔为”:
- 注释:庭院前的早晨阳光自然地相互辉映,仿佛是在媚笑;江上的秋风虽然无形无影,但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 赏析:这里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一是庭院前的早晨阳光,它自然地相互辉映,仿佛是在媚笑。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和谐。二是江上的秋风,虽然无形无影,但却给人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不同特点,也体现了诗人对不同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和欣赏。
- “我欲举杯同此赏,天高露下月明时”:
- 注释:我打算举杯一同欣赏这样的美景,当天空高远、露水晶莹、月光明亮的时候。
- 赏析:诗人在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想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景色。这种愿望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显示了他渴望与人分享这种美好情感的态度。而当天空高远、露水晶莹、月光明亮的时候,这样的美景更加令人陶醉。这种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也让人产生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晚白莲的描绘,展现了荷花的品格高尚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以及与他人共享这些美好时刻的愿望。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人文关怀。